什么叫元宵?
您好,元是是最初的意思,而元宵的宵则是夜的意思,正月是一月也就是元月,第一个月的月圆之夜为农历15日,这一天就是元宵了。
元宵是什么节日
元宵农历元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是中国最古老的夜的节日。相传西汉平定“诸吕”,汉文帝元月十五日开基,定为元宵节。举国上下张灯结彩,欢度佳节。深宫皇室,大家闺秀也可上街看观灯游玩。
元宵节,家家户户自制元宵圆(今有专业户专卖)。元宵圆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灸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轻圆绝胜鸡头肉,涌腻偏宜蟹眼汤”。古诗人如此描摩元宵圆,难怪此物历经千年,风行不衰。
挂花灯,放焰火。为泉州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灯品之多,苏、福为冠”(见宋《武林旧事》)。“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见谢肇浙《五杂俎》)。泉州是花灯之城,称花灯为“古灯”。花灯有家庭自糊的,有商店摊铺出卖的,有专业艺人特制的。有鼓灯、润饼灯、鱼虾鸡鸭鹅灯、柑桔香蕉菠萝灯、宫灯、如意灯、料丝灯、玻璃灯、走马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娘家嫁女向婆家送莲子灯,新婚男子向宗祠挂灯(莲生贵子,灯与丁谐音,祈祷添丁)。街上、厅堂、门廊挂灯。在通衢大道设“鳌山”,装活动机关,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光彩夺目。更有举行灯展的,精美的大型的活动的灯琳琅满目。开元寺、承天寺为灯展好场所。文化人举行春灯诗会,南音社街头搭“馆篷”,登台演唱。南安丰州唐王宫前对联:“管弦喧天,人来人往金吾夜;灯花匝地,溪南溪北玉园春”。元宵盛况,全在其中。
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喧天,一国若狂”。(明间乔元《闽书》)。化妆,泉州俗称“妆人”、“妆阁”。化装各种戏中人物有踩高跷、蜈蚣阁(抬阁)、骑马队,还有彩车。游行队伍伴有各种乐队,如南音、十音、车鼓、笼吹、西乐队;配以各种富有闽南风情的舞蹈,如踢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剑舞、扇舞、弄狮、弄龙等。游人沿街围观,鲤城万人空巷。
元宵节吸引了海外游子回泉探亲旅游,有关方面利用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如南音大会唱、木偶节少林武术节、商品展销会、恳亲会、洽谈会等等,促进了泉州经贸、文化的发展。元宵是春节欢庆活动的最高峰。
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元宵节是农历的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