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的故事(于成龙的故事书)

新原 2024-12-2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于成龙的故事主要内容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石市)人。《清史稿》有传。于成龙自顺治十八年

(公元1661年)任广西罗城知县,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在两江总督任上逝世,即

从45岁到68岁,仕途生活共23年。期间,历任四川合州知府、湖北黄州同知、湖北武昌

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江西江南总督,后兼署江苏、安徽两省巡

抚等要职。于成龙从一位七品县官升迁为正二品封疆大吏,以政绩卓著、廉洁奉公而闻

名天下,受到万民拥戴,皇上褒奖,堪称奇人奇事。更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位三百多

年前的清官,他的人格魅力、举止范行,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震撼力。

太原电视台把这一真实的历史人物,通过现代化的音像手段搬上屏幕,拍摄成了一

部20集的电视剧《于成龙》。《于成龙》这部戏好看,因为它讲了一个以人物命运为主

线的大故事,很吸引人。在表现于成龙升迁调动、荣辱沉浮的宦海生涯的大故事中,还

包括了许多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其中大部分是于成龙的断案故事。这些以传

统的叙事手法所讲述的小故事集集相续,环环紧扣,事随人走,构成了悬念迭起、曲折

有致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大都是在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因而可信性很强,容易为

观众所接受,而绝非一般的所谓“戏说”。

斩杀皇上的外甥、江宁副都统喀礼,是于成龙宦海生涯中最感人的一幕,也是编导

和演员共同创造的完成于成龙性格塑造最悲壮的一笔。杀人越货的江湖飞贼鱼壳,倚仗

喀礼支持,欺压百姓,盗窃官衙,罪恶累累,民愤极大。于成龙擒拿鱼壳,为民除害。

喀礼倚仗自己是皇上外甥,跑到江宁府大堂上强抢人犯,杀死江宁知府陈严龙。于成龙

在杀与不杀喀礼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中,顺应民意和百官要求,不顾个人安危,当场立斩

喀礼。万民欢呼,百官诚服,全剧达到了高潮。

《于成龙》这部戏好看,也因为它拍了许多动人的感情戏。它在围绕着主人公的命

运所讲述的故事中,充满了浓烈的感情色彩。这里包括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主仆

情、同僚情、官民情,以及明君与贤臣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相知和相重的感情。这种种感

情纯正而真诚,高尚而博大,表现了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伦理思想与亲和观

念,渗透在艺术之中则成为一种特定的民族审美心理积淀,呈现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

而浓郁的伦理之美与亲和之美。

剧中在表现浓浓的夫妻情的同时,还表现了深厚的母子情。于成龙辞家别母,母亲

为儿子把酒话别,谆谆告诫:“不管做官大小,都要爱民如子,万万不可胡作非为,欺

压百姓!”这掷地如金石声、充满大爱的母诫,是于成龙一生始终遵循、不敢稍有偏离的

行为准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执政者的最基本的要求。普通百姓世世代代企盼清

官,呼唤青天,就是希望他们的父母官为民做主,而不是鱼肉人民。

《于成龙》这部戏好看,还因为作品充满了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

量是从人物身上和故事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而非空洞说教。只有作品内在精神力量

才能真正感人,而外加的空洞说教则只能令人厌烦。《于成龙》这部戏所塑造的主人公

形象所体现出来的烛照古今、震撼士庶的伟大精神可以给观众以激励和启迪。这种精神

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体察民情的精神,是“访民瘼于井邑,察冤

枉于囹圉”的解民倒悬的精神,是“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精神。

清正廉洁是于成龙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他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他任罗城知县时

是粗茶淡饭;任直隶总督时遭到饥馑,吃糠咽菜,同民众共甘苦。即使日子好过些,吃

饭也是粗米青菜,人称“于青菜”。他认为,粗茶淡饭吃着香甜,粗布旧衣穿着随便。

罗城百姓看到于大人生活过分清苦,过意不去,稍有馈赠,于成龙坚辞不受。他说:“

我挣朝廷俸禄,有吃有喝,再拿你们的钱,岂非接受贿赂!”他认为,为官做不到清廉,

民风自不能纯正。他离罗城时,把上级奖励的百两白银大部分用来周济孤寡老人和兴办

义学堂。“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于成龙的清正廉明,自甘淡泊,终使罗城这个

凶险之地得到彻底治理。

于成龙不仅是自律甚严的清官,更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官。他勤政爱民,把百姓的疾

苦时刻放在心上。他最反对吃皇粮而不办公事的人。他要求自己做一个上对得起皇上,

下对得起百姓的好官。他认为,身为衣食父母官不为父母的衣食打算,怎么能行?直隶旱

灾严重,饥民遍野,于成龙含泪将湖北巡抚张朝珍送的枣红马杀了给百姓充饥。他甘冒

死罪开仓放粮,以解救千万饥民。

于成龙去世后,人们检点他的遗物,只有一件破袍和几罐盐豉,真是“清风两袖朝

天去”。百姓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奠,痛悼一代清官的离去。灵柩归葬故里时,江宁

数万仕民步行二十里在江边伏地痛哭相送,哭声盖过了滚滚东去的江水声。康熙感叹“

居官如于成龙者能有几人”,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谥号“清端”。

--

大凡世上男人, 在外表上看去, 也许严肃凶狠, 其实他们内心最是善良,

胸襟宽大,意志薄弱。对待这种人, 只需小施手腕, 便可骗来真心诚意。

电视剧《于成龙》都说了些什么故事?

看了《于成龙》这部电视剧,让我不禁对于成龙的一生严于律己,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肃然起敬,敢问能有几个人能做到成为这样的好官。

这部电视剧以清官于成龙的为官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于成龙为民做主、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一系列故事.

电视剧《于成龙》由吴子牛执导,成泰燊、巫刚、王雅捷、王绘春等主演,电视剧于成龙剧情讲述了康熙年间,年近半百的于成龙,满怀治国理想出仕为官,短短二十三年,由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直至两江总督的为官生涯,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开启了弊革风清的时代风尚,连康熙帝都赞誉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龙在任的一生,一直再造福百姓,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于成龙任知县期间采用“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为官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任湖广黄州同知时,恰逢“三藩之乱”,在围剿山贼时他更是身先士卒,置生死于度外平定了叛乱。任福建两江总督时,更是无畏权贵、秉公执法,在“火耗”问题上将皇帝的外甥当场处决,为江南百姓除去一祸害。

因为于成龙的突出表现,为官期间于成龙先后三次被康熙皇帝授予“卓异“的称号,他并没有因此殊荣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而是更加勤政爱民,廉洁自守。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必躬先俭朴。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同吃。

这部电视剧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我想一个国家的强大也需要有于成龙这样的好官。我们国家的富强我需要有于成龙这样的人带领着我们进步。也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

历史上的于成龙是个怎样的人?

最近看央视电视剧频道播放的四十集古装连续剧《于成龙》,深深折服在于成龙的人格魅力之中,让人不禁好奇,在真实的历史中,于成龙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吴子牛导演执导,由成泰?鲋餮莸牡缡泳纭队诔闪?分校?杂诔闪??倬???飨撸?彩隽嗽谒?奈?偕?闹?校??褡鲋鳌⑽?袂朊?⑽?癯?害、为民造福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是否像电视剧中展现的那样,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呢?

历史上的于成龙,的确以清廉能干著称,曾经三次评“卓异”政绩,被康熙帝赞扬:“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

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真的很“牛”。

1、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皇帝,而且还是以圣明著称康熙皇帝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古今第一廉吏”的官员;

2、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去世后被皇帝亲自撰写祭文碑文纪念并让宫廷画师御制画像的官员。

3、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死后用瓷碗扣白灰,松香做墓冢,寓意一世清白的官员。

4、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前朝的落榜生做到新朝的封疆大吏的人。

5、他是第一个完全靠从政能力做到两江总督位置的汉人。

于成龙,出生于明末,当时还是我们汉人的江山,不过此时的大明江山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于来到了人世间,并且在22年后的明崇祯四年(1639)年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虽然没中榜,却也做了个副榜贡生。什么是副榜贡生呢,也就是当官暂时没戏,但可以继续深造,有了当官的资格,成了一个合格的备胎。后来清军入关,明朝灭亡,老于还是不忘实现它当官的理想,在顺治四年、八年又几次去参加科举考试,结果仍然还是没考中,这样的命运一直到了顺治18年,老于终于等到了吏部掣签这样一个能当官的机会,其实就是一群备胎在一起抓阄,抓到哪里去哪里当官,但是倒霉的老于这次转到了广西的罗城,也就是现在广西桂林那旮旯,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去一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地方怎么能算倒霉呢?当初的罗城非今日之罗城,当初的罗城还没有开发,是罪犯流放之地,到处是烟瘴,很多人去了不适应当地气候,轻则重病,重则必死,再加上那里少数民族杂居,民风彪悍,别说你一个小县令,就是一个军区司令去了都难管理。当初的罗城刚刚被纳到清朝政府版图不到两年,民生凋敝,一片荒芜,整个县城等同于一片废墟,在于成龙之前一共也就去过两任知县,其中是一个死在任上,一个弃官逃跑,真不是一个人待的地方。

可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老于还是决定去,并且还说出了一句至今震撼官场,让很多贪官汗颜的名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我这次去发誓要做出一番事业,以求对得起天地良心,就不是去享受的),于是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诫,毅然告别了妻儿老小,带上5个随从就上路了,这一年他已经44岁。

他每到一处都是呕心沥血,豁出命的干,一路上得到了上至君臣同僚下至平民百姓的不断点赞,其为官期间的很多优秀事迹也先后被多位任地内最高长官写成专题表扬稿发到各自朋友圈,引发了整个满清官场的不断转发扩散,连康熙皇帝的手机都被刷了屏,把表扬他的信息在金銮殿官方微博上置了顶,引得满朝文武每天集体围观,老于的官运这才亨通起来。

作为县长一级的人物,县里人又不多,很多罗城县的老百姓有时也到县衙里看看这位新来的县官长啥样,于成龙这时候总是热情的招呼他们坐下来喝杯他从山西带来的老酒,一起聊聊天。但他说的是山西吕梁一带的方言,罗城百姓说的是当地民族语,要体会对方的意思,实在困难。老于就用手势、眼神、笑容跟大家交流,慢慢的与百姓们拉近了距离。时间久了,沟通畅了,罗城县的公务也能逐步展开办理了。

他为了和罗城百姓同甘共苦,主动把原来的日食两餐减成一餐,老百姓看不下去了,说堂堂父母官怎么能这么寒碜,于是在缴纳钱粮时,他们通常会多带几个铜钱,顺手放到他的桌案上。于成龙发现后,立马就翻脸,”说好的同甘共苦,你们这样子大家还能不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老百姓也急了,大人像你这样折腾下去,就怕你过不了几天就坐都坐不起来了,命都没了还玩什么耍,坚决要送。后来实在没办法拒绝,老于就只象征性收一壶酒钱,说我们山西人,有酒喝酒饿不死。百姓还是可怜于成龙清苦,凑集少许银钱,为他购买盐米。老于又说:“我一人在此,何须如许物,可持归奉汝父母,一如我受。”意思是:我现在就一个人在这里,不需要这么多东西,有稀饭咸菜吃就行了,我既然是父母官,你们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奉养你们的父母,就跟给我用一样。“

老百姓都记得他的好,直到离任的时候,当地很多百姓夹道相送,哭着不让他走,老于也是说了很多诸如服从组织安排,我会永远想念大家之类的话,最后还是走了。不同的是,那年头流行建生祠,于是很多当地百姓一起凑钱给他盖起来一座于公祠,年年烧香纪念他,世世代代感激他。

于成龙生于崇祯末年,是山西永宁人氏,字北冥,号于山。于成龙在家排行老二,母亲田氏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继娶了一位妻子,虽然是继母,但是于成龙却与继母关系很好,对继母十分孝顺。

初出茅庐,于成龙就表现出自己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崇祯十二年,于成龙参加乡试,痛陈科举舞弊的问题。因此未能入正榜,被列入正榜,仍能参加会试。会试及第之后,腐朽的统治让于成龙不愿意出仕做官,便以父亲老病为由回到家乡。

清顺治早期,于成龙也曾经参加过科举。但是第一次科举失败了,而那个时候于成龙已经三十五岁,家庭的重担落在肩上,使他无法专心学习,于是就暂时放弃了科举。

当时于成龙长兄去世,父亲老病,需要汤药,母亲虽然康健,但是却也是暮年。上有老,下有小,家中大大小小都指望于成龙养家糊口。生活清贫,家中杂事也多,于是他暂时放弃了学业。

一直等到父亲去世之后,于成龙守孝期满,才在顺治十八年,继续到国子监学习,为将来出仕做官准备。也是这一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县令。为了“心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的抱负,于成龙辞别妻子,来到有名的贫困县罗城,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罗城县是于成龙的起点,也是他清廉为民最主要的体现。在这里担任县令期间,于成龙可以说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罗城县当时只有六户人家,土地贫瘠,就连县衙也就是三间破茅草屋。于成龙最后只能寄居在关帝庙中,在这里办理事务。

罗城的前两任县令,一死一逃。而于成龙到了这儿之后,随从的无名仆从也一样死的死,逃的逃。于成龙到这儿不久也生病了,但是他却带兵坚持工作。

为了吸引外来人民定居,恢复农业生产,下令切实解决新附百姓的定居和垦荒中遇到的问题。

穷山恶水出刁民,罗城县穷困落后,自然也不怎么服管制。所以除了贫困是罗城县的大问题之外,犯罪率高也是当时的主要问题。深知乱世用重点的于成龙,建立保甲,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

在于成龙的治理下,罗城县逐渐恢复生机,渐渐的富裕起来,于成龙因此受到上峰赏识。此后在各地任官,于成龙都坚持自己在罗城县的作风。办事为民,大公无私,为百姓谋福利。

他一生清廉为官,去世之后,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清廷上谥号“清瑞”。正是因为他的清廉正直,一心为民,所以才受到百姓的爱戴。就像电视剧演的那样,当他重新回到当初任地之时,老百姓们纷纷将他包围,像是对待亲人一样,关心他的生活,与他说些家长里短。

于成龙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流传,于成龙的一生为官虽然一直被提拔,但是此人一生清贫。在江南时,曾被江南民众称之为“于青菜”。他虽然位居高职,身居显贵,但是为人生活简朴,从未有过奢华的生活。那么,于成龙墓地在哪里?于成龙后人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

于成龙算是大器晚成之人,他早年一直都在为了科举考试而奋斗着。他在参加一次乡试时,考官公然行贿受贿,这让余成龙非常看不惯,于是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结果没能中举,而是考取了个贡生。贡生是能直接参加会试,会试之后,于成龙以家父年老为由,回到来堡村。

至顺治八年时,他参加会试后又没有考中,当时他已经是35岁的年龄了。经过一些事故后,于成龙十年44岁,不顾亲朋好友及家人的劝告,毅然决然的去外地为官。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也开始了他的抱负。

于成龙不论在哪里为官都保持着两袖清风的风格,而且艰苦朴素。于成龙为人正直,为官亦是如此。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当地百姓办实事,为民做主,凡是他为官的地方总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他也不畏权贵,一向桀骜不驯的地方豪强在于成龙的治下都会“皆奉法唯谨”。

于成龙为官很有一套自己的策略,他在整顿吏治上始终放在工作的首位上。不仅在吏治上,而且在教育等方面他都很关心。他在阔别二十年后回乡时,依然是身穿布衣,他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于成龙家训》,教育后代一定要做,尽善尽孝之人。

从于成龙的故事中我们应该要学会,不论何时何地都应不忘孝与简朴。于成龙的故事还应警示后人,为官要清廉,这也应该现代社会应该学习的地方。

于成龙墓地在哪里

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墓,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来堡村。于成龙墓地,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他的墓地不仅被重点保护,还建成了于氏墓园。

被损毁的于成龙墓

于成龙墓占地面积约有2200平方米,墓园坐东朝西,呈现出正方形的形状。周围用青砖围成围墙,高2.5米,它的正西面有一座花岗岩之城的牌坊。于成龙的坟冢位于墓园东部的正中央部分,占地面积大约有50平方米。在他坟前有一块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御赐的御碑,左右两侧树立青石碑。墓园的周围有100多棵古松、古榆树。

在1947年,当地农民苦不堪言,决定挖掘于成龙的墓地,在当地村长和农会主席的带领下,组织年轻力壮的劳力把于成龙的墓地掘开了。根据参与挖掘的农民回忆,于成龙的墓室周围有盛放白灰、松香的瓷碗筑成。墓室门口有一座石门,墓室两侧有刻有墓志铭的石碑。棺木木质很坚硬,而且光滑,表面涂着红色的桐油漆。棺木里,于成龙的衣冠整齐,发辫完好无损,顶戴花翎。人们从他的墓中挖掘出很多宝贝,有玉器、金银等物件,都出售给了当地的商店。

至2009年时,高林清开始兴建于成龙廉政文化园,虽然许多领导都说支持,但是没有实际行动,致使高林清最后无力支撑起重建文化园的项目。至2013年的方山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于成龙廉政教育基地建设”的目标,于成龙墓地重建的项目重新启动

于成龙是清朝时期一位有名的官员,他曾被康熙评价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而且他的事迹在四库全书中也有记载,这实在是难得的。于成龙为人清正廉明,精明神武,是一位出色的官员,于成龙后人也是像他那样正直。

于氏家族中至今都有家族谱可循,在方山县来堡村,还有70多名于成龙后人,他们勤勤恳恳,淳朴厚道始终不忘祖训。而且他的后人中也有为官者,而且也是为民做主的清官。在于成龙后人中,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于廷翼曾经也做过官。于廷翼为人节俭,周济百姓,身上也有于成龙的遗风。

于廷翼是于成龙儿子中的长子,也是唯一做过官的,曾是七品官员,分管教育。于廷翼做官时也颇有成绩,就在监司准备举荐他时,因母亲年老,极力请求回乡照顾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后于廷翼的生活非常节俭,但是不忘做公益事业。他经常周济亲友和乡里人,但凡乡里有流浪之人或是逃亡至此的,他都会给钱给物,救人于危难之时。于廷翼的家教也很严,当他儿子为官时,他就教育他的儿子,要像祖父那样为官清廉,不要为了一时的政绩名声而随便给别人平反,也不要怕麻烦把已结的案件丢在一旁,不去给人平反。

于成龙后人始终不忘祖训,曾刻匾“肯堂肯构”。意思是后人一定要继承父亲的事业,事实确实如此,后人中出现的官人都很出色,也有于成龙的风范

《于成龙》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康熙帝说:“三获‘卓异’的能人廉吏,都得不到善始善终,实乃是朕之失察、朕之罪过!”宣旨让于成龙速即回奏。 于成龙回奏,承认去“火耗”出师不利,自陈“虽殚精极虑,但气衰力疲、龙钟昏聩,难敌两江,人鬼难辨,歹人难度,鱼壳一案,未能防范于未然,渎职之罪难免,乞朝廷严加议处。” 康熙帝阅毕,说如何处置此事要再多想想。 于成龙、周瑞和、柳晋阳也在商议如何营救雷翠亭,想来想去只有找到做证的鱼壳的车夫才能还雷翠亭清白,否则连于成龙都未必有好下场。石玉兰听见了,包了几件衣服悄悄离家,来到赫里府邸门口打听到赫里夫人正好要找帮佣,就托人介绍进去做佣人。家里人不知石玉兰去向,四处查找。 混进赫里府邸的石玉兰碰巧听得赫里和余国柱商量雷翠亭的事情,言及车夫,余国柱认为车夫是唯一知道鱼壳真正死因的人,不能留。赫里听了,决定派人杀死车夫。 石玉兰找到关押车夫的地方,告诉车夫赫里要杀他,并解开了捆绑车夫的绳索。车夫信石玉兰的话,伪装成被捆绑的模样,反而杀死赫里派来杀他的人。 石玉兰和车夫两个人逃出赫里府邸。石玉兰告诉车夫,现在投于成龙是他唯一的生路,车夫便随石玉兰向于成龙府邸的方向跑去,路上竟然遇到了独自出来寻找她的柳晋阳。 赫里得知车夫杀人逃走,带人出府邸寻找追踪,很快发现车夫的踪影,把车夫、石玉兰、柳晋阳团团围住。

于成龙真实历史是咋样死的

于成龙真实历史是老死的。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终年六十八岁。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于成龙,字北溟,别号子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离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

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其先祖和父亲都在明朝做过官。据说他的父亲在乡里倡导孝义之道,有长者之风。受家庭熏陶的于成龙性格端庄,不苟言笑,又才智过人,勤俭耐劳。

“为学务效实行,不屑于词章之术”,认为“学者苟识得道理,埋头去作,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可见自始就是个崇尚实干、不屑空谈的人。

扩展资料:

于成龙主要成就

于成龙在罗城首先在全城乡建立保甲,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境内初安后,他又约会乡民练兵,甘冒“未奉邻而专征,功成也互不赦之条”的后果,抱着为民而死甚于瘴疠而死的决心,准备讨伐经常扰害的“柳城西乡贼”。

在强大的声势下,西乡“渠魁府首乞恩讲和,抢掳男女中只尽行退还”。接着又在全县搞联防,从此,“邻盗”再不敢犯境。在消除内忧外患的同时,于成龙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他常常深入田间访问农事,奖勤劝惰。

奖励垦荒是清初基本国策,但于成龙实行“禁止原主认业”先于清廷明确规定的15年前,加之他对具体问题的妥善解决,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成龙

相关文章

于成龙的故事(于成龙的故事书)

于成龙的故事主要内容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石市 人。《清史稿》有传。于成龙自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任广西罗城知县,...

祝福语大全 2024-12-22 阅读 评论0

旅夜书怀赏析(旅夜书怀鉴赏文)

杜甫《旅夜书怀》赏析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

祝福语大全 2024-12-21 阅读1 评论0

名人名言(名人名言诚信)

名人名言名句 -朱子为志存。 伟人总是不开心。 大难小难——谚语 公众总是恩将仇报。 失败是成功的先导。 慢而恒地赢得比...

祝福语大全 2024-12-21 阅读1 评论0

环境美(环境美怎么形容)

有关环境美的诗句 1、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祝福语大全 2024-12-21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