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远游》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甫《远游》原文
远游
杜甫 〔唐代〕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译文
远游多年,迷失方向,处处为家,还有几人能记得我呢?
飘摇动荡的风连着无边野色,江水中的泡沫拥抱着泡沫。
强扶着衰病之躯种药,借着吟诗来排解嗟叹。
恍惚中听到胡骑(安史叛军)逃走的消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打听起京城的情况。
注释
贱子:诗人的自称。
叹嗟:嗟叹。
杜甫《远游》赏析
【其一
此诗乃广德元年春作。宝应元年,史朝义战败,北渡河,帅卫兵来战,又败走,所谓胡骑走也。
贱子何人记,迷方著处家。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首联,远游之迹。三四,言景。五六,远游之事。末二,言情。何人记,言旧交已疏。着处家,谓行踪无定。风竹江沙,自况飘摇流荡。即景寓情,善于变化。传言未确,故云似闻。不觉失喜,犹云失声失笑。【顾注着一失字,从前之揣摩忧虑,当日之惊疑踊跃,种种如画。)
鲍照诗:“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杜臆》:迷方,本《论语》游必有方意。沫,流水之?。《庄子》:“流沫四十里。”宋之问诗:“失喜先临镜。”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求翻译 杜甫 远游其一
贫贱的人谁记得呢,为了目的而远游,行踪无定,每每到一处都可为家。风竹江沙,自况飘摇流荡。种药材治病,写诗吟唱来解忧。好像听说胡人的骑兵退走了,喜极不能自制的去京城询问。
满目生伤悲,因人作远游。出自杜甫哪首诗
杜甫在《秦州杂诗二十首》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原诗
秦州杂诗二十首
唐五代• 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坰。
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所居秋草净,正闭小蓬门。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烽峻,悬军幕井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
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
诗圣杜甫该怎么形容?
用三句话评价杜甫:人中赤子,儒中圣哲,诗中巨匠
语墨夫子
千古一诗圣,文章两忠忧
——读《杜诗选集》有感
千古以降,文人以德高而名者,唯杜甫而已。
历数文豪巨匠,陶潜以隐逸而名,李白凭豪迈而显,苏轼因才思而高,唯杜甫兼有诗名、德名,皎皎独耀,难以超越。
何以如此?在我看来,或许是因为陶、李二人皆尊重内心感受,外儒而内道,一归隐田园,一纵酒江湖,但求适意洒脱,不复顾及庙堂黎民,可归入“穷则独善其身”一派;
而杜、苏二人既执著于理想,又根植于现实,进亦忠忧,退亦忠忧,可归入“穷亦兼济天下”一派。
所不同的是,苏轼集前人大成,融儒、释、道于一炉,为后世文人走出了一条通达之道;
而唯有杜甫一生为儒,始终忠君忠志,时刻忧国忧民,为后世文人贯彻了儒的终极之道,从而成为“诗中圣哲”。
综合比较,唯杜甫可谓“千古一诗圣,文章两忠忧”。
杜甫到底是怎样的人呢?我想可以从这三个层面来认识他。
一、人中赤子
称之为“圣”,切不可忽略杜甫作为人的一面。由凡入圣,并非人人皆可,唯有赤子,方能为人所不能为。所以,他首先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一个生活在俗世的人,一个纯真、真挚的人。
他对理想、使命是那样的执着、坚定。杜甫出生时,家道中落。少有壮志的他,自然在家族显耀光环的重压下,在伟大昂扬的盛唐时代,勇敢坚定地承担起光耀门楣、振兴家学的使命。他是那么的努力,那么的执着,却又那么的坎坷。
他有远大的抱负:“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所向无空阔,可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年轻时的杜甫,是那么的高志豪壮,一派盛唐气象。他最大的志向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终其一身,要么沉沦下僚,要么流落江湖,坎坷潦倒,抑郁悲愁。但只要一息尚存,他就绝不放弃自己对于理想对于君主的忠诚。
他对朋友是那样的真诚,与李白的结识是他一生的幸运。从《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赠李白》(“二年客东都”)《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饮中八仙歌》《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不见》《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到《昔游》《遣怀》,共计14首,无不流露出他对这位天才诗人的赞美、同情、热爱、怜惜与思念。
这在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