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是哪里?
杏花村是指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安徽池州贵池区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该句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扩展资料: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
细雨纷纷,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一种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
“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在哪里?
杏花村位于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它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据专家学者考证,即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中所写的杏花村。
明清诗人也多有诗赋。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这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
清明
【作者】杜牧【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在哪里?哪里城市?
目前诸多学者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杜牧《清明》诗中所指的杏花村在安徽贵池县城西。
杜牧在会昌四年(844 年)九月由黄州刺史迁池州刺史(唐池州治所秋浦县,今安徽贵池),会昌六年九月又迁睦州刺史,在池州整整两年;并且贵池县城西有杏花村,素产名酒。所以清人郎遂写了《贵池县杏花村志》,将杜诗《杏花村》收入;后来《江南通志》亦将该诗收入,并言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在贵池。
贵池濒临长江南岸,气候温湿多雨,清明前后,细雨纷纷,正是《清明》诗第一句所描写的景象。清明节,春雨绵绵不绝,牧童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