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定义是什么
节俭,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ié jǐan,指的是生活俭省,有节制。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途径。
中文名
节俭
外文名
frugalness
释义
指生活俭省,有节制,而不浪费
拼音
jié jiǎn
反义词
浪费、奢侈
近义词
节约、节省
什么叫节俭
释 义:指生活俭省,有节制,而不浪费
节俭,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ié jǐan,指的是生活俭省,有节制。
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途径。
节俭的事例有哪些?
节俭的事例有如下:
苏东坡:口腹之欲,何穷之有?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美食家,著名的“东坡肉”就是由他发明的。
但是喜欢美食不一定要铺张浪费,东坡先生好吃,但吃得很节制。
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
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生活十分窘迫。他绞尽脑汁,精打细算:每月初一,取出这个月的生活费,把它们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挑下一串来使用,如果有剩余就放进一个大竹筒里,用来招待客人。就是这样节俭度日,苏轼依然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正是因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苏轼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落,才能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怀。
范仲淹: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他在应天书院读书时,一位同窗好友见他的伙食太差,便让家人送饭时多捎上一份,准备赠与范仲淹。
范仲淹再三婉拒:“我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骤然吃上你送来的美味佳肴,以后就再也吃不下粥了,那怎么能行呢?”
范仲淹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到他儿子范纯仁结婚时,范仲淹已经身居高位,经济相当宽裕了,但是当他听说儿子想用锦罗绸缎作为婚房的装饰,立即把他喊来训话:
“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帷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
其节俭的家风可见一斑。
范仲淹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曾经留下一句话:“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仔细品味。
节俭的意思
节俭的意思是:节约俭省。
拼音:jié jiǎn
引证释义:徐特立《我的生活》:“一家老小三口,无劳动力,靠收租子维持生活,比较节俭。”
近义词:俭省、俭约、俭朴、朴实
近义词
俭约 [ jiǎn yuē ]
1、俭省;节约。
2、简单;单纯。
叶圣陶《倪焕之》一:“他看焕之有一对敏锐而清彻的眼睛;前额丰满,里面蕴蓄着的思想当然不会俭约。”
节俭的解释
节俭
【拼音】
jié jiǎn
【释义】
指生活俭省,有节制,而不浪费。
【反义词】
浪费、奢侈
【近义词】
节约、节省
【英译】
frugalness
【引证解释】
指节约俭省。
《晏子春秋·谏下十四》:"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
唐 白居易《太平乐词》之一:"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英烈传》第六三回:"大抵尝历艰难,便自然节俭;稍习富贵,便自然奢华。"
徐特立《我的生活》:"一家老小三口,无劳动力,靠收租子维持生活,比较节俭。"
【基本含义】
节俭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
节俭是持家之本。
节俭是安邦定国的法宝。
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
节俭降低社会生产的成本。
节俭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节俭体现了对一般劳动者和自己的尊重。每一项劳动都是生活有限性的一种情况,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位只要是以社会的方式存在着就不能避免进入这种情况。对于这种劳动结果价值的觉察构成了节俭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的一个前提。
【相关谚语】
[婆罗门谚语]
我是真正富有的,因为我的收入大于我的开支同我的欲求是相等的。--[英]吉本《回忆录》
勤能生则,俭能聚宝。
[中国谚语]
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
节俭乃充分利用生命之艺术,崇尚节俭乃诸美德之本。
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
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
在享乐上花费最少的人,是最富足的人。
人可以分两种:一种人节俭得仿佛要活到永远,另一种人挥霍得仿佛第二天就会死去。
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
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贪婪比挥霍更是节俭之大敌。
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奢未及侈,俭而不陋。
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
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
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名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
清·魏禧《目录里言》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虞书·大禹谟》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
《周书·韦孝宽传》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宋·林逋《省心录》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资治通鉴》卷八九
《晋纪十一》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惟俭养德,惟移荡心。
《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解》
多求不如省费。
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贪 污 和 浪 费 是 极 大 的 犯 罪。
毛 泽 东《我 们 的 经 济 政 策》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声色之害,甚于鸩毒。
《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俭则寡欲,侈则多欲。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制俗以俭,其弊为奢。
宋·王安石《风俗》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
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量入以为出。
《礼记·王制》
居丰能俭,在富能贫。
《晋书·陆云疏》
人们不理解,节俭是一笔多么大的收入。
[古希腊]西塞罗《斯多葛派的奇谈怪论》
天上也讲究节俭,把灯烛一起熄灭了。
[英]莎士比亚《麦克白》
与其卑躬屈节以求小利还不如减少零星的花费较为得体。
[英]培根《论消费》
不节俭,谁也富不了;节俭的人很少受穷。
[英]约翰逊《漫步者》
节省等于一笔可观的收入。
[荷兰]伊拉斯谟《对话集》
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
【相关故事】
节俭成习
苏东坡一生在生活上都非常注重节俭。
公元1080年,他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可是,当苏东坡应约去老友家赴宴时,见酒席准备得相当奢华,他婉言拒绝入席,告辞而走。苏东坡走后,他的朋友感慨地说:"当年东坡遭难时,生活很节俭。没想到他如今身居高位后,还这样节俭。"
节俭的作用
节俭的生活习惯,不是我们用来谈论的工具,而是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要把节约的习惯用在每一个需要节约的地方,而不是作秀给别人看,别人夸赞的节俭不是真正的节俭,自我思想意识中的节俭才是.把节俭放在灵魂中,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把优良的传统继承下去,传播开来.
从家庭角度来说,节俭的习惯可以减少很多家庭的开支.精打细算未必就是小肚鸡肠,需要的东西该买就买,不需要的东西坚决不要,这就是经营家庭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节俭的生活态度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好处.不浪费食物,不浪费生活必需品,不浪费钱财,不浪费资源,不浪费时间.我们并不富裕,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消耗不起,浪费不起的,行动起来,从节约点滴开始努力经营家庭,享受和美的家庭生活.
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说,节俭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民族永葆青春的秘方.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许都会有的人富可敌国,但是也有人一日三餐都得不到保证.我们的生活虽不富庶,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节约下来的食物,衣服,钱财捐献给困难地区的同胞们,那么他们的生活将会得到大大的改善,那将是国之大幸,也是民族之大幸.与其浪费掉,不如捐给更加需要的人,如果每个人都心怀天下,心怀他人,用节俭的品德筑起民族精神的长城,那么国家将更有前途,民族将更有希望.
节俭看似很普通,但是做起来却又很难.坚持下去,只是因为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