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的《蝶恋花》赏析
此阕《蝶恋花》写诗人旧地重游,想起昔日和爱人把臂同游花间的情景。抒写的词意很合词牌的字面的意思。
纳兰性德词善设色点染,此篇先以素谈之色为主,只见青白的月色,又见帘前的双燕,最后却让我们看见那春丛双蝶的想象中色采绚烂的特写,映衬之下,分外地美。即令“悼亡”,也不尽是一片素色。他的早逝的妻子,在他心中永久是一位娇憨情态的少女,他们相恋的时光在他心中是永久的纪念。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月光下的世界,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易惹人冥思遐想。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随着情感的高涨,想象的飞腾,他进一步梦想起来,那一轮明月仿
佛化为他日夜思念的爱人,用她那皎洁的光辉陪伴着他。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下半阙拉回到现实:室在人亡,双燕依然,一片凄清。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一结是那样沉挚,又是纳兰性德式的爱情的表现。
明月路照惜花人。记忆中的风景如画。如今只有爱如花香残留指间,为我证明。我曾拥有过你。我将怀抱着却你的记忆死去,可是老去,老去是如斯缓慢,我们要到哪一天才可以两两相忘?是否惟有死亡的黑暗降临覆灭时,我才会不再为你感到寂寞。
纳兰的《蝶恋花》赏析
纳兰性德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到绿杨曾折处
不语垂鞭
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
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
沾衣况是新寒雨
[评析]
为了一个情字,就是到“天涯行役”也在所不惜。纳兰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至情至性的人啊。
纳兰性德简介:
中国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是朱邸红楼中的贵公子,才华艳发,多愁善感,气质上受汉文士影响很深。虽曾有积极用世的抱负,却更向往温馨自在、吟咏风雅的生活。侍卫职司单调拘束、劳顿奔波,远不合他的情志,使他雄心销尽,失去了“立功”、“立德”的兴趣。上层政治党争倾轧的污浊内幕,也使他厌畏思退。诗人禀性和生活处境相矛盾,是他憔悴忧伤、哀苦无端的悲剧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长期随驾出巡还破坏了他的家庭生活。职业苦闷和离愁别恨交织,再加上爱妻亡故的打击,使他深陷苦海。他怨天不成,尤人不成,便把无尽凄苦倾诉于笔端,凝聚为哀感顽艳的词章。投殳久戍之苦,伤离感逝之痛,以及难以指名的怅闷是纳兰词的基本内容。纳兰性德以特出的艺术功力弥补了题材狭窄的不足。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胜,情真景真,“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况周颐《蕙风词话》)。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并以高超的白描手段出之,看去不加粉饰,却如天生丽质,无不鲜明真切,摇曳动人。王国维曾说:“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遗愿,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人间词话》)所谓“未染汉人风气”,就是指他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意境天成,没有因袭模拟、堆垛典故的毛病。清初词家如陈维崧、朱彝尊等,不脱古人羁绊,以化用前人旧境为能事,总有名家词句梗搁在眼前,所以他们的词,即使是最好的作品,也难免隐现着前贤名作的影子,终不能超越古人;他们并非不想创出新的意象,思想习惯和才力束缚限制了他们,使他们寻觅终身而不得一字。纳兰性德却凭敏锐的观察、新鲜的感会和高度的语言概括力,独造新境,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创造才能。他善于用自己的心眼,直视眼前之景,直抒心中之情,把人人得见又人人所难言的情景真切准确地传达出来,创出未经人道的崭新意境。他的“夜深千帐灯”、“冰合大河流”等名句足以和“明月照积雪”、“长河落日圆”并称为千古壮观。他写愁情常似不经意的随口掷发,却不使人嫌其直率浅露。他把原属个人的哀怨融扩为带有普遍性的人性抒发,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具有了独特的美学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三百年来,尤其近百年来,他是拥有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清代词家。他也是中国最杰出的古代词人之一。
纳兰性德的品行为人也有值得称道之处,他跟很多不得志的汉族文士是好朋友,给过他们真诚的帮助。他应顾贞观清,援救吴兆骞入关,“生馆死殡”,更被传为一时佳话。
纳兰性德原有《饮水》、《侧帽》两本词集,今统称《饮水词》,或称《通志堂词》,存词三百多首。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爱情”两个字,人们常说:好辛苦!
这样的感情体验,到了纳兰性德笔下,获得了这样充满诗意的表述:”辛苦最怜天上月“!
不是吗?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等得好辛苦,盼得好辛苦!
人间夫妇,往往如此。
词人夫妇,更是如此。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菩萨蛮》)纳兰性德身为宫中一等侍卫,常要入值宫禁或随驾外出,所以尽管他与妻子卢氏结婚不久,伉俪情笃,但由于他的地位独特,身不由己,因此两人总是离别时多,团圆时少,夫妇二人都饱尝相思的煎熬。
而今,仅仅是婚后三年,卢氏年仅二十一岁芳龄,竟然离纳兰性德而去了,这更是留下了一个无法弥补的终生痛苦与遗憾!
特别是因为,卢氏不仅与纳兰性德是一般意义上的夫妻,他们更是胸襟、志趣都非常投合。纳兰性德的同年、平湖词人叶舒崇有文云:“抗情尘表,则视若浮云;抚操闺中,则志寸流水。于其殁也,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由此足见纳兰性德与其亡妻深具的琴瑟音通的心谊。
在难以消释的痛苦中,纳兰性德心中的爱妻逐渐化作天上一轮皎洁的明月。词人在《沁园春》序言中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能复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这是一个凄切的梦,也是一个美丽的梦。纳兰性德希望这个梦真的能够实现,希望妻子真的能向一轮明月,用温柔的、皎洁的月光时刻陪伴着自己。他还想:如果高处不胜寒,我一定不辞冰雪霜霰,用自己的身、自己的心,去温暖爱妻的身、爱妻的心。
人们不会忘记《世说新语》中那段凄恻动人的故事:“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荀奉倩就是荀彧之子,其妻曹氏,是曹洪的女儿。荀奉倩为伤悼爱妻而亡,死时年仅二十九岁。荀奉倩与纳兰性德的感情经历说明,夫妇之间的冷暖本来就是相通的。不论是同在人间,还是已有人天之隔。由此我们想到,纳兰性德将自己的词集名由〈侧帽〉改为〈饮水〉,虽是去〈五灯会元〉道明禅师答卢行者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的语意,但其情感内涵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吧。
尽管有美丽的梦,但那终归是梦。尘世因缘毕竟已经断绝,令人徒唤奈何。
惟有堂前燕,依然软踏帘钩,呢喃絮语,仿佛在追忆这画堂深处昔日洋溢的那一段甜蜜与温馨……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秋来〉)泉下之人悲情不已,后死之人愁恨未歇。来年春日,那烂漫花丛中形影相随、双栖双飞的彩蝶,一定是词人与爱妻的精灵所化……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悼亡伤逝之词哀感顽艳,令人不忍卒读,边塞行吟之篇则清怨苍凉,另是一番风味;但一个“情”字却是共同的。谢章铤说:“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赌棋山庄词话〉)而读这首词,深知谢氏此言不虚。
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那时他二十九岁。
“今古河山无定据”,是一句断语,也是词人的感叹。它横空出世,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之慨。从中可以看出史学家的深沉,哲学家的睿智,以及文学家的深情。
情语之后,紧接以景语:“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词人挥舞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充满动感的边塞景物图。这既是眼前的实景,又使人联想起历史上的一幕幕活剧。这里有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有“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等等,等等。画角声声,牧马频骤,这不正是“今古河山无定据”的形象写照吗?
岁月倏忽,往事已矣。今天,当词人风尘仆仆,奔走在边塞道路上的时候,只间满目荒凉,惟有如火如血的片片枫叶在萧瑟西风中飘摇,似乎在诉说着无穷的幽怨……
词人仿佛听见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呐喊,也仿佛听见了“出师为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仰天长叹……
词人仿佛看见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美人身影,也仿佛听见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哀伤旋律……
不论是肝肠如火的英雄,还是色笑如花的美人,不论是彪炳青史的古贤,还是俯仰古今的来者,都笼罩在这一往深情之中。不信,请看那深山夕照,深秋烟雨……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 ... ) 诗歌鉴赏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①。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②。 无那③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④。唱罢秋坟愁未歇⑤,春丛认取双栖蝶⑥。
【注释】
①一昔句:昔,同“夕”,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玦(jué)玉玦,半环形之玉,借喻不满的月亮。这句是说,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亏缺的。
②不辞句:意思是不怕严寒而为你送去温暖。卿,“你”的爱称。《世说新语•惑溺》谓:“荀奉倩(粲)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③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④软踏句:意思是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
⑤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里借用此典表示总是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⑥春丛句:认取,注视着。取,语助词。此句意思是说,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故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双飞双宿的蝴蝶。李商隐《偶题二首》:“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
【讲解】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黄金缕》、《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江如练》、《西笑吟》等。清人毛先舒《填词名解》以为此调名取自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跏蝶恋花情”之句。此调有不同体格,皆双调。本篇为其一体,上、下片各五句,共五十六字。上下片第一、三、四、五句押仄声韵。
这首与以下三首《蝶恋花》均为悼亡之作,作年不详。谭献《箧中词》说此篇“势纵语咽,凄淡无聊。”所言肯綮。纳兰是极重情义之人,对亡妻无时无刻不在刻骨思念,无时无刻不沉在痛苦的追忆中,故悼亡之作不置,哀吟之唱不绝。他曾在《沁园春》(瞬息浮生)等多首悼亡之词中深情地表达了他的绵绵不尽的悲痛凄楚,其词序说亡妻曾在梦中“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本篇上片即缘此而来,说假若亡妻真如天上皎洁的圆月,那么我便不怕月中的寒冷,为你夜夜送去温暖。如此情痴,如此奇想,足见纳兰心系亡灵,须臾不忘。钱仲联《清词三百首》评此四首词云:“秋坟鬼唱,化蝶双栖,斑骓无寻,梦成今古,暗香飘尽,惜花人去等,都是死别之词。缠绵悱恻,哀怨凄厉,诚如杨芳灿所云‘思幽近鬼’(《饮水词序》)者。”
【辑评】
一、余在春《清词百首》:“作者自己只活到三十二岁,可是,他的妻子比他还早死几年。他有许多题名是悼念亡妻的词。着一首虽没有题名,看起来也是悼亡的作品,而且是最动人感人的。”(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这首《蝶恋花》是容若的代表作之一,历来受到论者和选家的重视。词上阕因月起兴,以月为喻,回忆当初夫妇间短暂而幸福的爱情生活,则曰‘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真是深情人作深情语。下阕借帘间燕子,花丛双蝶来寄托哀思,设想亡妻孤魂独处的情景,则曰:‘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人去双飞蝶’,这又是伤心人作伤心语。纳兰词既凄婉,又清丽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称它为传世的名篇,是当之无愧的。”(1988年远流出版公司)
三、吴世昌《词林新话》:“容若《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此亦悼亡词。‘昔’即‘夕’字,见《左传》。”(1991年北京出版社)
四,钱仲联《清词三百首》:“四首是悼亡之作。性德原配卢氏,乃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成婚,婚后三年,卢氏死于难产。继室官氏。这当是悼念卢氏。第一首首句,以后作者《沁园春》小序,点明悼念亡妻。其余秋坟鬼唱,化蝶双栖,斑骓无寻,梦成今古,暗香飘尽,惜花人去等,都是死别之词。缠绵悱恻,哀怨凄厉,诚如杨芳灿所云‘思幽近鬼’(《饮水词序》语)者,谭献《箧中词》评曰:‘势纵语咽,凄淡无聊,延巳(冯延巳)、六一(欧阳修)而后,仅见湘真(陈子龙)。’”(1992年岳麓书社)
五、赵秀亭《纳兰丛话》(续):“《饮水》短制如《蝶恋花》诸阕,颇近欧柳,清雅过之而蕴藉不及。”(1998年第4期《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纳兰性德运用了多个典故,感情至深,清代著名名词人,四首蝶恋花,表达了思念爱妻的感情,爱妻的离去,他孤独落寞,这无尽的思念之情,我整理了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欢迎阅读。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1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都成 一作:长如;若似 一作:但似)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无那尘缘 一作:无奈钟情)
译文
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明月,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环一样的满月,其它时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如果能够像天上的圆月,长盈不亏,我将无惧月宫的寒冷,为你送去温暖。
无奈尘世的情缘最易断绝,而不懂忧愁的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我在秋日,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然而愁绪丝毫没有削减。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双飞双宿的蝴蝶那样在草丛里嬉戏啊。
注释
一昔句:昔,同“夕”,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玦(jué)玉玦,半环形之玉,借喻不满的月亮。这句是说,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亏缺的。
不辞句:引用一则典故。荀粲之妻冬天高烧病重,全身发热难受。荀粲为了给妻子降温,脱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卿,“你”的爱称。《世说新语?惑溺》谓:“荀奉倩(粲)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软踏句:意思是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
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里借用此典表示总是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春丛句:认取,注视着。取,语助词。此句意思是说,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故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双飞双宿的蝴蝶。李商隐《偶题二首》:“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
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重阳前三日,亡妇百日之后,自梦中得句。谓临别之时,妇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妻子卢氏去世后,作者生活便长期痛苦悲伤,他用月亮盈亏喻人生的聚散,希望月亮夜夜明亮,长圆不缺。所以作者将天上的月亮,作为歌咏对象作词一首。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2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此阕为悼亡词。起首三句即以“月”之圆缺引发人生不圆满的感叹。然而月再辛苦犹能盼来一月一圆,人面临的却是永远的分离。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此为闺怨词。上片言离别:“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谓征人远去。下片言别后相思哀怨:“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雁声远向萧关去”两句点染边塞独有之秋景,极萧瑟又极辽阔苍茫,与行役之人的种种复杂情绪融合无痕,情景兼胜,意味深长。过片先云“不恨”,继云“只恨”,则词人心情之矛盾更趋显豁。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
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重到旧时明月路。
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此词句句惜花怜花,实喻词人自怜自苦之深意。纳兰性德英年,却频发才子衰老之叹,只因爱妻卢氏的去世,带走了纳兰性德人生乐趣之大半,徒增其生命无情流逝的悲戚。
蝶恋花纳兰性德典故3
浅谈纳兰性德及其《蝶恋花》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为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品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人至深。纳兰词既凄婉又清丽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浅谈纳兰性德及其《蝶恋花》,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谈纳兰性德及其《蝶恋花》
摘要:纳兰性德被晚清词家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人”,其创作风格既不同于崇尚豪放的阳羡词派,也不同于崇尚婉约的浙西词派。他的词兼有陈维崧的雄浑和朱彝尊的清丽,并且率真自然。“纳兰词”以爱情词见长,创作大量的悼亡词祭奠亡妻,以真挚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使人潸然泪下。本文在对纳兰性德进行生平及词作风格特点等作简要介绍后,将就纳兰悼亡词中的名篇《蝶恋花》做词作本身及翻译的剖析。
关键词:纳兰性德;蝶恋花;翻译
1.文献综述
纳兰词研究是新时期清词研究成果最丰硕的领域。从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通志堂集》算起,到2002年为止,目前已出版有关纳兰性德诗词文献整理和研究著作有10余种。这一时期的研究论文更是数以百计,首都师范大学“国学网站”还专门辟有“纳兰性德研究”的专栏,介绍纳兰性德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1985年7月河北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还成功地举办过“纳兰性德学术研讨会”,1997年8月由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再次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研究是这一时期清词研究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2.纳兰生平
纳兰性德,字容若,自幼聪颖好学。他的《通志堂集》有诗四卷,词四卷,文五卷。性德将夫妻之情看作对自身至关重要的情感,其妻卢氏亡故后,性德创作大量悼亡词表达思念之情。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纳兰的悼亡词不仅拓开了容量,更主要的是赤诚醇厚,情真意挚,几乎将一颗哀恸追怀、无尽依恋的心活泼泼地吐露到了纸上。所以是继苏轼之后在词的领域内这一题材作品最称卓特的一家。”
3.词作特色——情真
纳兰词作最大特色即为情真。
纳兰词,抒写真情实意,语言优美流畅。唐圭璋认为纳兰性德“待人真,作词真,写景真,抒情真,虽力量未充,然以其真,故感人甚深。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者,亦以其词真也。”刘大杰说纳兰性德“他没有做作,没有虚伪,只是实实在在的吐露出自己的声音。这才是真实的诗……,纳兰性德词的价值全部在这地方。”
纳兰词作“真”,但他并不是平白的直述,他认为词作要重比兴、有寄托。就是感情的抒发应借用比兴,寄托自己的追求。
4.《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珏。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作为一个倒装句,“辛苦最怜天上月”的意思是天上月亮的辛苦惹人怜惜。月亮为何辛苦的惹人怜惜?因为它“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珏”。
“环”和“珏”分别比作满月和缺月。这句是说:在一个月中,月亮圆缺变幻,总归不是圆满的。一月三十日,只有一日见团圆,这等恨事,让人如何消得!
“不辞冰雪为卿热”是《世说新语》里的一个典故,是说荀奉倩和妻子的感情极笃。荀奉倩在寒冬腊月脱去衣服,为发烧的妻子降温。虽然妻子还是死了,却由此成就了一段佳话。
燕子不曾改变,一万年前和今天是一样的。对于燕子来说,性德的忧伤于它们是不存在的。于是,“无那尘缘容易绝”是“我”,“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是“物”,以“我”之短暂相对于“物”之永恒,以“我”之悲伤相对于“物”之冷漠,对比之下更显悲情。
来自李贺诗“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的这句“唱罢秋坟愁未歇”抒发了性德心中难以排解的悲愤之情。“我”是“唱罢秋坟愁未歇”,下一句“春丛认取双栖蝶”是“物”,再一次由“我”到“物”的转换,再一次悲伤之情的加深。
所以,“春丛认取双栖蝶”这一句,用明媚欢快的景象反衬了性德的悲伤情怀。
5.译本赏析
Piteous the Moon
(To the Tune of Dielianhua)
So piteous the moon seems:a full circle keeps waning,Waning into half a circle,and then,all over again,night after night.If only you could recover likewise,from the half to the full,your body,cold as ice,as snow,would be brought to life by the warmth of mine.Irrecoverably ,you left me.The swallows twitter lovingly,as before,on the soft valance hooks.It does not alleviate my agony to sing through the "Autumn Elegies."Oh that we could be a pair of butterflies flying amidst the spring flowers, in the next life.
译者并未直接使用Dielianhua作为这首词的题目,而是巧妙借取第一句“辛苦最怜天上月”分解出“Piteous the Moon”作为题目的翻译,“piteous”有“哀怨的,可怜的”之意,与“moon”组合在一起,使月亮这一意象有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月亮怎么会是哀怨、可怜的?这一题目为整首词奠定好苍凉、凄清的情感基调。 “A full circle…after night.”这句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处翻译。这句翻译读来,着实让人感觉“纠结”,
“circle”和“waning”两词的重复使用,本来是“a full circle”,经过“waning”,又变成“half a circle”,再加上 “all over again,night after night"的强调,那种月亮周而复始的多缺少缺的可怜状态生动的呈现在眼前,也清晰的透出一种总归不圆满的无奈之情。这一句巧妙而真切的解释了“piteous moon”原因,正是因为“waning” “all over again”“night after night”等的出现,才能使读者抓住那种感伤月亮不圆满的无奈情绪。
接下来的“If only…the warmth of mine.”可以说是对“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直译。悲痛在于月亮虽总不是圆满的,但好歹有那么一天它是完完全全圆满的,于是有了“if only…”这样荒唐而又感人的假设,如果你可以像月亮一样,那我愿意用我的体温换回你的生命!
“Irrecoverably ,you left me.”是本人觉得略微暗淡的一处翻译,其气势远远不敌“无那尘缘容易绝”。这一句包含了性德多少的辛酸泪和无奈苦,岂是简单一句“you left me”可以替代的?此处,本人斗胆加一句自己的理解翻译,即“Irrecoverably ,destiny dooms, you left me.”正是因为命运判决你要离开我,所以才会惹得“我”这般伤心。一种无奈“尘缘容易绝”的心情也由此出现了。
“The swallows…hooks.”以及“It does not…Autumn Elegies.”都是直译,在这里不作具体赏析了。而最后一句的翻译“Oh that we…in the next life.”却有较大变化。原词只是把“孤坟”和“双碟”用来作对比,体现出“物美满”而“人孤单”的凄凉意境,而这一句译者明显译出寄托美好祝愿的意味,翻译出“让我们来世做一对在花丛中流连的蝴蝶吧”的意思。在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里,悲伤的结局总是有美好的祝福存在,像“化蝶”和“孔雀东南飞”,都是人们善良心灵的外化,所以本人认为这一句的翻译从这一层面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很有必要的。
纳兰《蝶恋花·出塞》:用情诗的口吻,诉说金戈铁马,只为这一人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不知道大家在读到这句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画面?
青鸟一直以为这是一句情诗,幻想出的便是:
在一个凄冷的秋日黄昏,一对恋人在雨后出场,彼此凝望,彼此拥抱......
事实上,这真的是天大的误会。
读过这首词全词后,会发现,人家真的和爱情,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
虽然这句确实是深情公子纳兰性德写的,但是创作背景却源自边塞,诉说的全是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词云: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是没有定数的。烽烟滚滚,角声昂昂,战马来来往往,一切都成了过往。
置身于黄沙遍地,满目荒凉的塞外,空荡的寂寞又能说与谁听呢?恐怕,也只有那萧瑟的秋风和苍老的枫树了。
可即便如此,从前这里也是发生过很多撩拨人心的故事的。它既是铁马金戈的杀伐之地,也是昭君和亲时所到之处。你看,那青冢就在那里!
曾经的一往情深到底有多深呢?不过是深山里的夕阳照过了深秋里的雨,说不清,道不明!
这首词,是我读最多次的一首词,也是我读后最不明白的一首。
很奇怪,每一次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觉得这首词很酷。一边读,一边幻想自己是一个将军。手持长戈,身披战甲,乘一骑快马,驰骋于黄沙之间,保家卫国!
长大后,却被“一往情深深几许”勾去了魂。以致于,忘却了金戈铁马,只记得儿女情长!
不知是这首词本就迷幻,还是我自己误入了迷魂阵,断送了深情。
可仔细读,又觉得自己也没错!
这首词,纳兰本就是用情诗的口吻,诉说了金戈铁马!
他是一个多情细腻的人,在漫天黄沙的边塞,除却千古兴亡,他久久不能忘怀的还有那个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昭君!
关于昭君出塞,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有人将其视为英雄,以一己之身,换家国安宁。也有人感慨其凄凉,只身入异族,断送一生。
显然,纳兰是后者!
在他看来,当大漠的风吹过时,那些曾经铁马金戈的杀伐早已被黄沙掩埋,不复存在!
可是,昭君出塞的凄凉,与那立于塞外的青冢,是不会轻易散去的!每当黄昏来临,心痛便会涌上心头!
这首出塞看似布景宏大,但最终落在了一个细小的落雨的黄昏,写的根本不是什么家国,就是叹昭君而已!
专家对这首词的解读,大多认为是感慨 历史 变迁。毛主席也认为是:看出兴亡。
严迪昌甚至在《清词史》中说:几乎是孤臣孽子的情绪了。他认为纳兰不仅在写兴亡,甚至觉得他作为纳兰氏,象征着叶赫那拉氏,是对爱新觉罗氏不满的。说他在这首词中藏着大逆不道的心!
这一次,专家们的论断,青鸟无法认同!
这首词的是一首有题目的词,叫《出塞》!《出塞》不仅仅象征着出去了边塞,也象征昭君啊!难道还有人没听过“昭君出塞”?
再说了,一首词的灵魂往往是下阕!怎能陷入铁马金戈,一味地将这首词框在上阙之中呢?
显然,纳兰是没有将目光留在广阔的塞外的。他在豪言壮语的感慨之后,将镜头缩放了,聚焦在了王昭君身上!
他在叹昭君!叹她的一往情深的孤奋与悲壮!叹她将悲伤永远留在了落着秋雨的黄昏里!
所以,最后我们会发现,纳兰看似是用情诗的口吻诉说了金戈铁马,实则是在金戈铁马中寻到了令他难以释怀的一抹幽怨!那一抹幽怨,便是出塞的昭君!
所以,纳兰性德没有那么伟大。比起爱国,他更怜惜红颜!
当然,这只是青鸟自己对于这首词的理解!
大家觉得纳兰的出塞,是写国,还是写红颜呢?欢迎留言。
我是@青鸟诉音尘,忧郁又明朗的小可爱,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