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典古诗《咏鹅》全文
《咏鹅》是骆宾王在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是《唐诗三百首》中最耳熟能详、最易吟诵的唐诗代表名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经典古诗《咏鹅》全文,欢迎参考~
《咏鹅》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文
“鹅!鹅!鹅!”,水中,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对着蓝天在歌唱。
它们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注释
①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②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③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④拨:划动,拨开。
【赏析】
首先,小朋友是不是感觉这首诗很好读,朗朗上口?你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么好读,是不是感觉很顺?这就是唐诗的一大特点,有韵律美。也就是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所以读起来就像顺口溜,抑扬顿挫,带有天然的节奏。我们给大家讲的诗,都是以朗诵为主的,不好读,读起来不顺畅的诗我们都没有选。
大家看一下这首诗的第一句,连了三个“鹅”字,“鹅鹅鹅!”古今少有!很有气势。运用摹声的手法,把鹅的鸣叫声送到人们的耳朵里,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难想象,小作者听到鹅的叫声,看到鹅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心中多么快活。好像在指给别人:你看你看“鹅鹅鹅”!这完全是孩子的语言。非常生动。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时的样子:弯曲着长长的脖子,向着蓝天高歌。在孩子的眼中,鹅的样子有多么得意,多么神气!鹅的脖子比较有特点,所以小诗人抓住了鹅独特的地方,一个声音,一个脖子,即使你不知道这首诗的名字,你也应该能想到,这是写的鹅。所以也有的人将这首诗作为 谜语 来猜,先说诗,再让大家猜这是什么动物,你也可以让其他小朋友猜一下?
三、四句描写鹅游动的情态。“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洁白的羽毛,碧绿的春水,鲜红的脚掌,清澈的波纹,白、绿、红互相映衬,色彩鲜艳。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协调,美的象一卷画一样。鹅在水上是轻轻地“浮”,缓缓地“拨”,动作优美高雅,这情景多么的悠然自得,当然会使孩子心情愉快,甚至会高兴地手舞足蹈。
小朋友们,你看唐诗没那么难吧?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新鲜活泼,就像说话一样。那诗人和一般人最大的差距在哪里呢,我觉得不是文字上的功夫。我们学习的前十几首诗,文字都非常的简单,但非常的优美。我觉得诗人和一般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观察力,诗人应该是很敏感,能观察到生活中的独特的地方,比如说声音、形象、动作、颜色等,并可以抓住特点进行描绘。“曲项”、“白毛”、“红掌”,是白鹅的形体特征;“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是白鹅的生活习性和行动特征。诗人抓住这些特征,把白鹅浮水时的形象和神态写得生动、逼真,给人留下了一副富有情趣的、美丽的图画。
在很多的儿童古诗选本中,这首诗都被列为第一位,一是因为他是小孩子写的,也因为这首诗本身也充满了画面感,将大白鹅的形态声音都写活了,小朋友们,你说写诗简单吗?只要你善于观察,不断的积累,也可以写出这样的好诗哦。
《咏鹅》的意思是什么?
咏鹅是赞美鹅、歌颂鹅的意思。
作者骆宾王,是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能诗,号称“神童”。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使得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了。
《咏鹅》原文是什么?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那么网友们知道《咏鹅》原文是什么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咏鹅》
1、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3、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以上就是对于《咏鹅》原文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咏鹅的古诗的意思?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文如下: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意: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高歌。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赏析: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清新欢快的语言,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抓住鹅的突出特征来描写,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自然传神,生动有趣。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卓越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精彩纷呈。
咏鹅的古诗
《咏鹅》【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翻译: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赏析:
诗歌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
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
创作背景: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七岁时创作的诗歌。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七岁的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咏鹅》是一首咏物诗,讲究的是描绘事物在似与不似之间,物要形神兼备,体现兴寄,既不是单纯的物,但又不能脱离原来的物。而此处的“神”,当然不是物本身所有的,物作为没感情没思想的对象,不可能有什么“神”,但它的形往往以某种方式与人的内心相通,所以才有了通过描绘事物的外形,来寄予作者的情感精神的可能性。
咏鹅古诗
咏鹅古诗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鹅鹅鹅古诗
鹅鹅鹅古诗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2、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
赏析: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咏月抒情古诗句
1、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石龙舞罢松风晓。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4、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李白《春怨》
5、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7、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江总《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8、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唐寅《美人对月》
9、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10、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贺铸《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11、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2、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13、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4、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5、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6、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7、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18、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9、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20、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1、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22、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3、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24、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5、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26、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27、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王沂孙《天香咏龙涎香》
28、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29、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30、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31、只应花月似欢缘。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3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3、冉冉年华吾自老。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34、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3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6、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37、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8、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39、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40、斜月半窗还少睡。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41、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42、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43、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4、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谢薖《鹊桥仙月胧星淡》
45、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46、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47、长沟流月去无声。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8、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德隐《新秋晚眺》
49、尽道武陵溪上路。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50、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牛希济《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51、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52、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刘沧《经炀帝行宫》
53、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54、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5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6、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57、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58、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59、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60、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61、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62、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63、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64、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65、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赵匡胤《咏初日》
66、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67、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68、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69、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边贡《重赠吴国宾》
70、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71、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顾况《宫词五首其二》
72、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咏芙蓉
沈约 咏芙蓉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译文及注释】
微风吹拂使树叶摇晃,
轻轻的露珠粘在房子上。
水池中的水之所以发出绿光,
是因为在等我释放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