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设问句)

映筠 2024-06-2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设问是什么意思?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 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做标题,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至于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不管设问出现在文章的哪个部分上,也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总的来说,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设问要用得恰倒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设问是什么意思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用法:

1.可以用设问做文章的标题,这样做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

形式:

1.自问自答

这是设问的主要形式。它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一问一答

例: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②几问一答

例: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

③连续问答

2.问而不答

例:老岩不是要在南方过年么?为什么提前回来了?

什么是设问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设问法对强调意思的确有帮助,但不可用得过多。设问法不应几句话就问一个“为什么”,而不能把一种要不得的“口头禅”当作设问句。

例句:李世光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是为了旅游观光吗?他是来观察地形地貌,做地质研究的。

设问的特点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什么是设问?

所谓设问就是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突出主要论点,申述所要申述的问题,引人注意的一种修辞方法。合理地使用设问,能给人悬念,引起关注,催人思考。人们读过之后,疑惑便可以烟消云散了。

其次,要注意自问自答,给读者或听众造成悬念。我们创作设问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所以,一问一答要精心设计,切不可马虎。 意义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设问。

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举例

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②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

……(毛泽东《抗日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上面例①和例②是一问一答;例③是二问一答;例④是连接三个一问一答;例⑤和例⑥是二问不答;例⑦是四问不答。前面四个例句中,先故意设问,然后再自己回答,是为了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深入思考;后面三个例句中,问而不答,目的是让读者去联想,去回味。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在运用时首先要求我们对问题清晰明确的认识,心中有数,然后才能做到善问善答;还要立足全局,当问则问,不当问则止,这样才能使行文不呆板、有波澜。在修辞法中,设问指不直述,而以提问带出重点的笔法。从中国古典诗辞到现代的思辩文章,设问手法一直存在,旨在引起读者注意,不一定需要答案。[编辑]种类悬问悬问又叫“疑问”,悬示作者确实没有答案,让听者寻思。例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朱自清)。激问激问又称“诘问”、“反诘”或“反问”。有问无答,推敲下却见暗示。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提问提问又叫“问答法”。答案在问题之后,用问提示下文。以突出语意重点,吸引注意。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在修辞法中,设问指不直述,而以提问带出重点的笔法。从中国古典诗辞到现代的思辩文章,设问手法一直存在,旨在引起读者注意,不一定需要答案。[编辑]种类悬问 悬问又叫“疑问”,悬示作者确实没有答案,让听者寻思。例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朱自清)。

激问 激问又称“诘问”、“反诘”或“反问”。有问无答,推敲下却见暗示。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提问 提问又叫“问答法”。答案在问题之后,用问提示下文。以突出语意重点,吸引注意。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设问的定义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能够通过通过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引起听者的深思。

什么是设问?设问和反问有何区别?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一、从语法和语境区别:

反问:从反面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中,这种运用疑问的语气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叫做反问。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运用反问,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

二、从表达感情方面的区别:

/iknow-pic.cdn.bcebos.com/0bd162d9f2d3572c0bd2a82e8613632762d0c30b"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xww806b-1033-1403-e090 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bd162d9f2d3572c0bd2a82e8613632762d0c30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如: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2.反问句也可以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设问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设问。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相关文章

赵亚夫(赵亚知简历)

关于战疫中刘丽用动作描写写作文 1. 作文:描写曹小三的语言,动作 《那次,我真羞》 星期六下午,我独自在公园玩儿. 不知怎的...

名人名言 2024-06-23 阅读2 评论0

路上的我们(路上的我们奔赴)

我们走在大路上歌词 1、《我们走在大路上》歌词如下: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

名人名言 2024-06-23 阅读1 评论0

设问(设问句)

设问是什么意思?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

名人名言 2024-06-23 阅读 评论0

毕业诗歌(毕业诗歌自创)

关于毕业的诗歌自创?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毕业的诗歌有: 《毕业了,走好》这天还是走到这一天,要奔向各自的明天。没...

名人名言 2024-06-23 阅读6 评论0

温暖的近义词(好奇的近义词)

温暖的近义词? 1、温暖的家庭 温暖的教室 温暖的怀抱 温暖的阳光 词语解释:话语 解释:言语;说的话 家庭 解释:以婚姻和血统关...

名人名言 2024-06-22 阅读4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