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卡内基的简介史是什么?
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出生于英国英格兰的登弗梅林。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美国钢铁大王、哲学家和慈善家,受到了世人的广泛瞩目,在美国任何一个城市中,都有以他为名的图书馆。
1872年,他创办属于自己的钢铁厂,成为美国近代企业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钢铁大王”、亿万富翁。1985年,美国评选历史上对美国社会影响最大的10名企业家中,卡内基列“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之后,位居第三!
卡内基:由赤贫到亿万富翁的传奇人生
卡内基:由赤贫到亿万富翁的传奇人生
吉林 王晓云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白手起家建立了生产钢铁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且数十年保持世界最大钢铁厂的地位,几乎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卡内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是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之一。在功成名就后,这位“钢铁大王”却将几乎全部的财产捐献给社会。他生前捐赠款额之巨大,足以与死后设立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科学家、实业家诺贝尔相媲美,因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
一、勤奋少年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父亲威尔-卡内基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玛琪则以缝鞋为副业。父母虽穷,却为人正直,始终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一个继承了自立、自尊光荣传统的家庭。
13岁那年,怀着对美国的向往,卡内基和家人来到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后又辗转来到匹兹堡。移民的生活非常清苦,小卡内基白天做童工,晚上读夜校,十分辛苦。14岁那年,他来到匹兹堡的大卫电报公司做信差。虽然他对路一点儿都不熟悉,却向公司许下诺言,说自己一个星期就可以记熟全城的线路。公司的经理被卡内基的话感动了,留下了他。卡内基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了公司的熟练员工。
当年的匹兹堡不仅是美国的交通枢纽,而且是物资集散中心和工业中心。电报作为先进的通讯工具,在这座实业家云集的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天走街串巷送电报的卡内基就像进了一所“商业学校”。他熟悉每一家公司的名称和特点,了解各公司间的经济关系及业务往来情况。日积月累,他熟读了这无形的“商业百科全书”,这使他在日后的事业中获益匪浅。卡内基回顾这段日子时,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素材点击】
勤奋好学是每个成功者的法宝,人生在世,谁都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如安德鲁·卡内基一样脚踏实地,勤奋学习,积累知识。当机遇来临时,他们奋力一搏,便能摘得成功的桂冠。
【运用方向】
本素材适用于勤奋成才,知识的力量,善于读社会这本大书,学识、阅历对成功的重要性等。
二、初试身手
1853年,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西部管区主任斯考特看中了有高超电报技术的卡内基,聘他去当私人电报员兼秘书,每月薪水35美元。当时卡内基已是18岁的大小伙了,他怀着强烈的上进心走进了这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10余年中,卡内基凭着勤奋和机灵,24岁就升任该公司西部管区主任,年薪1500美元,并逐步掌握了现代化大企业的管理技巧。这些技巧是他后来组织庞大的钢铁企业必不可少的。
与此同时,卡内基也抓住时机,初试牛刀,参与投资,而且频频得手,慢慢积累了一些资产,为他以后开办钢铁企业奠定了经济基础。
1865年4月,南北战争结束了,战争创造了大量机会。29岁的卡内基这时已经小有成就了,但是他不满足,他要紧紧抓住人生旅途这一关键阶段,自主创业,另立门户。于是,他向宾州铁路公司提出了辞呈,与人合伙创办了卡内基科尔曼联合钢铁厂。
在辞职之前,卡内基曾带人修桥补路,当时他常常思考能否用铁桥代替木桥。当时的匹兹堡虽然钢铁工厂鳞次栉比,但还只是在起步阶段。1862年,他与几个朋友创立了建造铁桥的公司。而1863年7月4日,南北战争的双方开始使用军舰对抗,这给卡内基以启发:帆船时代已经过去了,钢铁时代即将到来。于是,辞职之后,他去欧洲旅行,到伦敦考察了那里的钢铁研究所,果断地买下了道茨兄弟发明的一项钢铁专利,还买下了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他认为,这两项专利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回到美国的卡内基,鼓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他把分散的资金聚集在一起,把以前自己入股的两家公司合并起来,成立了联合制铁公司。当时,美国的钢铁生产经营极为分散,从采矿、炼铁到最终制成铁轨、铁板等成品,需经过许多厂家。加上中间商在每个产销环节层层加码,致使最终产品成本很高。卡内基深知传统钢铁企业的这些弊病,决心建立一个面目全新的、囊括整个生产过程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钢铁公司。
【素材点击】
24岁的卡内基,年薪1500元,这在当时,已经是高薪了。然而,他没有安于现状,毅然辞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人生的关键阶段,他抓住机会自主创业,完成了从打工者到老板的蜕变。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是卡内基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秘诀。
【运用方向】
本素材适用于不安于现状、机遇、创新,等等。
三、功威名就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拥有两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卡内基是公司的最大股东,但他并不担任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职务。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任用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 “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钢铁大王。”
成名之后,有新闻记者访问他,问他怎样工作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卡内基回答: “我之所以成功,有两个基本因素:第一,我自幼出生在贫苦之家,小时候常常吃饱了这一顿,不知道下一顿怎么办,晚上常听见父母为了应付穷困而叹息。所以我从小就力求上进,决心长大后击败穷困。第二,凡事不论大小,都要认真去做。我12岁时做过纺织工人,努力地要把纱纺好。后来又做过邮差,我尽量记住我负责的邮区里每户人家的姓名、住宅外貌,到后来几乎每一家我都熟识了。努力把每一件小事认真地做好,以后才有人敢放心地把大事交给你。”
【素材点击】
卡内基只当股东,不当董事长,也不做总经理,而是任用那些懂管理、懂技术的人才,让他们放手去做。善于用人,人尽其才,也是卡内基成功的秘诀。
卡内基回答记者的话,道出了他成功的另一个秘诀:积极上进,做好每一件小事。
【运用方向】
这段素材中。卡内基的三句话可用于论证人才对于企业管理,对于成就事业的重要性;成功在于积极进取;只有把小事做好才有希望成就大事等话题。
四、回馈社会
1890年,已经是亿万富翁的卡内基在《财富的福音》一书中宣布: “我不再努力挣更多的财富。”于是,他毅然从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金融大王摩根。然后,他开始实施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
此后直到1919年8月11日去世的近20年间,卡内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1901年,即引退后的第一年,他首先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为帮助有志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他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16年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
第二年,卡内基在他的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内基大学”。后来,又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这类用于建造教育设施的捐款,达9000万美元之巨。
在随后的几年中,卡内基又设立了若干项基金:捐资500万美元,设立“舍己救人者基金”;捐资3900万美元,设立“大学教授退休基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设立“总统退休基金”和“作家基金”,对美国总统或作家的晚年给予资助。此外,他向11个国家提供了“卡内基名人基金”,并用1000万美元设立“卡内基国际和平财团”,专门资助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人们。
1911年,由于10年来一直直接参与捐献工作,年迈的卡内基夫妇身心俱疲,因而,卡内基决定再以仅余的1.5亿美元设立“卡内基公司”,让公司管理捐献资金。
【素材点击】
卡内基之所以宣布不再努力挣更多的财富,源于他对财富和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卡内基的弟弟、母亲,以及他最得力的助手相继去世,生离死别的打击让他决定放弃对财富的追求,转而做慈善,回报社会,让短暂的生命更富有意义。
【运用方向】
这段素材适用于生命、人生、价值、爱心、财富等话题。
安德鲁·卡内基的故事
安德鲁·卡内基的故事
由赤贫一变而成为亿万富翁,创造无数百万富翁的人。未经过医生的手,也未借由助产士的协助,安德鲁。卡内基就降临于人世,因为他们家当时穷得根本无法请人助产。他第一个工作的工资是一小时两分钱——但后来却创造了4亿美元的财产。
我曾到他位于苏格兰丹枫林的老家拜访,那是个只有两间房间的农舍,他父亲就在楼下从事编织工作,一家人则在狭窄阴暗的阁楼上生活,甚至连煮饭都得在那儿。
卡内基一家人后来移民到美国,生活就靠父亲到各地推销自己编织的布匹,和母亲替人洗衣、为鞋店加工维持。安德鲁当时只有一件衬衫,所以每晚上床睡觉之后,母亲就赶紧把他脱下的衬衫洗干净。对于每天需工作16至18小时的母亲,安德鲁衷心地爱着她,在他22岁时,甚至承诺只要母亲在世一天,他就绝不结婚,而他也的确履行了这个诺言。他的结婚是在那之后的30年,也就是他母亲过世后,当时他已52岁,唯一的儿子则生于他62岁时。他小时候,就常对他母亲说:“妈,我将来一定会成为富翁,我要为你买好多丝质洋装,还要请佣人替你做事,而且也有自用马车。”他认为自己的智慧承自于母亲的遗传,而促使他能有非凡成就的原动力,也是因思念母亲而来的。自他母亲去世之后,他曾因悲伤过度,而有15年之久不敢提及母亲的名字,他曾为一位苏格兰老太太偿还债务,解除抵押权,其唯一的动机就是这位老太太长得很像他母亲。
安德鲁。卡内基虽以“钢铁大王”闻名于世,但对于钢铁的制造却是一窍不通。不过,他拥有数千名精于此种技术的员工,而且他也了解如何巧妙运用这么多员工的方法,这正是他创造巨万之富的秘诀。他自年轻时代就已展露出超群的组织力、领导力及用人的优秀才能。
就以他还在苏格兰时的少年时代故事为例,有一次,他抓到一只母兔,过不多久就生下许多小兔子,但安德鲁没钱购买饲料,经过一阵思考之后,他终于想到一个好法子,他对邻居的玩伴说:“我要饲养这些兔子,你能不能替我摘一些苜蓿或蒲公英的叶子,这么做当然会有回报,我将把其中的一只兔子以你的名字命名。”据说这种方法果然获致相当效果。
安德鲁成为企业家之后,仍然经常使用这种心理战术。例如,他想将钢制铁轨推销给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遂将建造于匹兹堡的大工厂,以当时的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董事长J。艾德格。汤姆森的名字命名,取名为J。艾德格。汤姆森钢铁厂,汤姆森先生当然非常高兴,于是毫不犹豫地就购买以自己名字为名的'钢铁厂产品。
安德鲁年轻时曾在匹兹堡市从事电报工作,日薪只有五角,但对当时的他而言,已是笔大收入了。他对匹兹堡市的街道并不熟悉,他深怕有一天会因这个原因而被革职,于是把匹兹堡商业区的公司名称及地址都一一背起来。后来,他决心成为电信技师,每晚都研读与电信有关的书籍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到电信局练习按键。
有一天早上,费城方面不断打电报到匹兹堡市来,但值班技师还没到公司,安德鲁。卡内基只好自己接收电讯,然后很快地把电报送出去。由于这件事情,安德鲁很快地就被擢升为电信技师,薪水也增为两倍。
他心怀大志,工作时又十分卖力,所以极获赏识,不久,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为了要设置电信电缆,遂以电信技师的职位雇用卡内基,后来又担任电信科主任的秘书。
有一天,因为一件偶然的事情,卡内基终于向成为亿万富翁之路踏出第一步。当时他正乘火车前往某地,坐在他旁边的乘客是位发明家,在聊天中,那位发明家拿出一个新式卧车模型给卡内基看,并告诉卡内基那是他的新发明。那个时代的卧车,只是在货车的两边钉上简陋的卧铺而已,而那个模型却相当接近于现代的卧车。卡内基以苏格兰人特有锐利的先见之明,一眼就看出这种发明极具发展潜力,于是借了一些钱,购买制造这种新式卧车公司的股票,果不其然,股票值节节上涨,到25岁时,卡内基已因此项投资而年收5000美元。
有一次,铁路所经过的木桥被烧毁了,使得火车好几天无法通行。当时卡内基的职位是电信科总主任,他认为木造桥已经落伍了,铁桥时代即将来临,因此借钱设立公司,开始制造铁桥,因此而获得的利益更是难以计数。在神话中的米达斯王受神所赐,而有碰触任何东西都能成为黄金的能力,安德鲁。卡内基也和他一样,不论从事任何事情,都能获得成功。他曾和几位朋友以4万元合买宾州西部油田中央的农场,在短短的一年期间,农场就涨价为100万元。据说在他27岁的时候,每周的收入平均有1000元,而在15年前,他的日薪只有两毛钱而已。
林肯总统在位的1862年,正是南北战争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物价不断上涨,大事件也接二连三地发生,西部的开拓在这个时候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甚至已开发到密西西比河彼岸,在这种情况下,横越大陆的铁路绝对有其必要性。而新兴都市也在各地勃然兴起,美国全境都为这个新时代而感到热血沸腾。
安德鲁。卡内基的制钢炉几乎未曾停止冒烟,随着这个繁荣异常的潮流,他创造了几乎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巨大财富。
虽然如此,他并非那种成天埋首于工作的类型,有一大半的时间,他是在悠闲中度过。他常说,“在我周围有许多脑子比我好的助手。”他以叱责或鼓励的方法,让这些能干的助手为他创造巨大的财富,而他虽也有苏格兰人吝啬的个性,但绝对让协助者赚取他们应该获得的。几乎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创造了那么多的百万富翁。
他一生所受的学校教育虽然只有4年,但他所写的游记、传记、随笔以及有关经济的著作却有8本之多。而且也捐出6000万元给公共图书馆,同时为改善教育制度,也曾捐款达7800万元。
苏格兰民间诗人罗巴特。邦兹的诗,他都一一记于脑中,莎士比亚的“马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茱丽叶”及“威尼斯商人”,他也一篇不漏地背记起来。
他虽不是任何教会的信徒,但捐给各地教会的风琴却有7000架之多。在他一生之中,捐给各方面的款项共计3。65亿元,等于一年内每天都捐出100万元。曾有不只一家的报社,设立奖金征求“卡内基应该如何使用他的巨万之富”的好办法,因为卡内基自己曾公开表示过,去世时还遗有金钱是一种耻辱。
安德鲁·卡内基——美国钢铁大王
一直听说“美国梦”,但从未了解过什么是美国梦,直到最近才知道,美国梦就是大家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创意,在美国白手起家创造财富。最近我国也一直提倡中国梦,那什么是中国梦呢?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重要的是有车有房。卡内基,这位曾经的美国钢铁大王,白手起家,最后成为美国个人资产最富有的人。他的成功或许能给许多想要白手起家的人一些经验。
年轻人最大的特点是,有精力,有时间,有想法,不怕失败。之所以大部分的年轻人最终创业失败,我想金钱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是他们经验不足,对于创业路上的各种失败和突发状况,他们无法快速地找到答案,并解决问题。
成功需要运气,运气是个重要因素,包括时机,除时机之外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作为年轻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需要遇到一位导师,一位贵人,当你尊重和敬仰的长辈对你充满信心时,你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我从创业初期一路走来,很感谢遇到的所有老师,因为他们的分享和严厉教导,让我少走许多弯路,最终创业成功,并积攒了许多经验。对此,我给许多刚踏入社会,或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点忠告:“年轻时找工作不要只看钱,更重要的是看你上级的人品和学识,如果能在年轻时遇到一个好的上级或者导师,这将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
创业和打工是两个世界,打工是服从命令,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来办事,大部分的上班生活都是朝九晚六,家和公司两点一线,唯一的盼望是升职加薪。而创业不同,创业本身就在冒险,很有可能你费尽周折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没人需要,最终落得家破人亡;但或许你运气好,一次创业就赶在风口上,最终创业成功,实现阶级的跨越。
不知大家是否了解过财富四象限,收入最低的是打工者,其次是自由职业者,接着是管理者,创业家和投资者。随着财富的不断累积,对于个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如果说打工是多劳多得,但从自由职业者开始,后面的所有工作都不是只有努力就行,甚至很多情况下,你努力了,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我常把打工比作温水煮青蛙,因为打工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不用总是思考,久而久之就开始厌倦一切风险,害怕现在的安稳生活被打破;而创业家则正好相反,他们酷爱挑战,总是不断地尝试新鲜事物,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他们厌恶平淡无奇的生活,总想着闯出一番事业。这两种生活没有孰优孰劣,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当你体验到经历重重苦难,最终收获一笔财富的经历之后,你就很难安心回公司上班了。同理,当你习惯了安安稳稳的生活,你就不愿再折腾自己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他所擅长的领域,人们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深耕,最后才有可能成功。
我是一个从小到大都不怎么爱学习的人,不爱学习学校里的知识,不爱上课。但我很喜欢读书,小时候读儿童书,读书期间读言情书,大学期间读名著,现在喜欢读财经和历史类书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学一门你不喜欢的科目时,你会觉得上课很无聊,这个学科好枯燥,不愿意记,也学不会。你需要老师在一旁不停地催促打气,最后才往前走一点,就这样停停走走,你觉得累,老师更累。而当我们喜欢一个人时,不用旁人说什么,你就一股脑儿地投入进去,恨不得把毕生所学都用在撩对象上,哪怕被对方给拒绝,你也不愿放弃。 这就是兴趣的最大魔力,它能帮助我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并持之以恒。
每个人都会失败,或许我们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成功,收获了荣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把其他所有事情都给做好。
成绩好的同学有个优点,就是不服输,但有些成绩好的同学有个致命缺点,就是害怕失败。不服输是一件好事,表明你还愿意往前冲,想要达到更远的目标,但害怕失败则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阻碍。
我很喜欢理财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失败,我们只是还未成功。”是啊,难道这次我没把事情做好,就证明我不行,我失败了吗?不,我只是还未成功,但我离成功又进了一步。换一个说法,失败就没那么可怕了。
凡是伟大的企业家,都在成功前经历过许多次失败,有些失败是没预料到,有些失败是突发状况,有些失败是经验不足,有些失败是能力不够。每次失败都是不同的原因导致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失败后及时复盘,总结经验,避免下次犯类似的错误。
对于未知事物,人的本能是感到恐惧,不愿接近,因为它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我们害怕它会伤害到自己。
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我认为很多情况下,不在于是否有恐惧,每个人都会恐惧,但区别在于你如何面对恐惧,你会想办法克服它吗?还是让它击垮你,我觉得这就是成功人士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
每年做一件自己曾经不敢或讨厌的事情。这是我给自己的目标,这么做的好处是我的舒适圈被不断地打破,我的能力范围越来越强,抗压能力也越来越强。年轻时的抗风险能力最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如果我们不选择在这个时期里走出舒适圈,拓宽自己的领域,老了之后就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了。
之所以有些人有气场,是因为他经历过很多,看到过很多。遇到事情之后,别人都在手忙脚乱,就他淡定自若,冷静地思考并处理问题,这样的人也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程度都不一样,这就导致每个人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样。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成功或许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和思考,但失败却往往就在一瞬间,几个细小的决定之中。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失败?我们需要一个和我们性格完全相反的合作伙伴,两人因为看待世界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一起讨论时,或许能尽可能地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全面。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决定总是被他人否定,当你决定找一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一起工作时,早期的磨合期不可避免。因为性格不一样,经常会发生激烈的争吵,彼此看不惯对方的言行举止,如果处理不当,很快两人就分道扬镳了。但通过磨合期的考验之后,两人之后的合作应该能实现1+12的双赢局面。
END
作者|Am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