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论证高尔吉亚三大命题
《论非存在或论自然》: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把握;即使可以把握,也无法表述言说。
(这三个命题也可以这样表述:(除了个人的自觉以外)无物存在;若有外在于个人的任何事物存在,它则永不可知;若任何可知的事物存在,个人则无法与他人交流其存在。)
第一、无物存在。物(泛指一切东西、属性、性质或某种真相,如海伦之事),要么存在,要么非存在,要么既存在又非存在。
如果非存在存在,那么,它就是既存在又不存在。这是荒谬的。
如果有存在,那么它是永恒的,还是生成的,抑或既是永恒又是生成的?如果它是永恒的,那就是无限的,也就是没有处所的(如果有处所,它就不是无限了),既然没有处所,那当然就是不存在了。
如果它是生成的,那它是生于存在吗?但是存在怎么可能是生于存在呢?可以自己生自己吗?生于非存在更不可能。
所以存在也不是生成的。也就是说,存在不是永恒的,也不是生成的,更不可能既是永恒又是生成的,因此,存在不存在。
第二、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把握(无法设想,或不可认识,不可想象)。
证明(一):依据相反的东西具有相反的属性,既然非存在的东西(如,飞人,海上马车,女妖,吐火怪兽等)可以被想到,那存在的东西就不能被思想。
证明(二):某物或某种性质的存在,是相对于某种感官而言。看见的某物是相对于视觉而言,听见的声音是相对于听觉而言,想到的某物是相对于大脑而言。
看到的不能用听觉来把握,听到的不能用大脑来把握,想到的亦不能用其他感官来把握。所以,凡是用其他感官识别其存在的,都不能用大脑来想象,亦即,凡存在皆无法认识,无法想象。
证明(三):神话和戏剧的虚构,海伦所受到的欺骗和诱惑,帕拉墨得所遭遇的冤案等等,人们皆无法认识其真相。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并不因为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就成为真实的。
相反,感觉、经验和感情常会欺骗人,诱惑人,就像海伦的经历一样;我们所思想到的,所推论的,也常会是陷阱或诡计。
并不因为我们思想到了,某物或某事就是真实地存在的。因此,即使有所谓某物,所谓真相,也是无法认识,无法思想的。
证明(四):所思想到的东西,仅仅是脑子里的东西,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只要是想出来的,或用理性推论出来的,就一定是非存在。
第三、即使可以把握,也无法表述言说。
所有言说都不是存在,外在于人的存在也不是言说。所言说的是语言,而不是存在。甚至是存在表现语言,而不是语言表现存在。天下万物,皆不可言说。
如果一个人心目中无此物,那怎么能凭言说而得到此物呢?说话人所说的是词,而不是再现某种声音、颜色或场景。不可能思想某种颜色,而只能看;不可能思想某种声音,而只能听。
总之,语言和外在事物是异质的(不是一种东西),思想器官和感官是异质的,思想和感知是异质的。即使用想象把握了,也无法向人言说。
高尔吉亚说(据普洛克罗):“存在除非同外表完全一致,否则是不可知的;外表除非同存在完全一致,否则是靠不住的。”人们只能感知到外表(现象、表象),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实在真相,是无法知道的。
是巴门尼德提出存在—思想—语言三者的关系问题。之后芝诺、麦里梭等接连论证。高尔吉亚的价值是摧毁了巴门尼德的“存在”。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怀疑论对本体论的第一次毁灭性打击。第二个命题针对思维与存在,第三个命题针对存在和语言。第三个命题意义特别重大,名实关系完全被破坏。
扩展资料;
关于“不存在”
高尔吉亚的著作《论自然与不存在》(On Nature or the Non-Existent)已经散失,只能从两部著作的引文得悉部分内容。
该两部著作为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的Against the Professors及匿名作者的De Melissus, Xenophane, Gorgia。以下是从中总结出的论点:
他通过三个陈述提出了一种完全消极的哲学:
(1)不存在任何事物。
(2)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它。
(3)即使事物存在并且我们能够知道它,我们也不可能将这一知识传达给别人。后人相信以上论点主要针对巴门尼德的存在理论。
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唯一、不变、永恒,高尔吉亚要显示出,得出巴门尼德的结论,与得出“世上什么东西都没有”的结论一样容易。
高尔吉亚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并论证了相反的观点,以便向人们表明:既然被当做绝对不变的真理都有相反的说法,其他道理还能例外吗?
在《颂赞海伦》篇章中,高尔吉亚表现出诡辩学者的特质,意图为海伦平反;她被当时视为引发特洛伊战争的祸首。
高尔吉亚认为,海伦走到特洛伊的原因不外乎四者之一:神的驱使、武力、爱情或被言语说服。如果是神的安排,海伦不应被怪责。(Gorgias 31)若是因为武力,则应是施加武力者被责怪。
若是受爱情的影响,罪在不她,因为“如果爱情是神圣,有神的力量,人怎能抗拒?如果爱情是人共有的弱点,这不是罪过,而只是不幸。”(Gorgias 32)。
最后,若是言语说服她,也不能怪她,因为“言语有能力支配人,能以小成就大,也能止息恐惧、缓和痛楚、营造喜乐、博取同情。”(Gorgias 3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的三段论在科学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高尔吉亚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和修辞学家,著名的智者,是智者派的代表人物。
高尔吉亚直接拒绝承认任何真理的存在。他以极其繁琐的推理方法,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同寻常的观点(即提问中所说“高尔吉亚的三段论”):
第一,“无物存在(本体论);第二,即使有某物存在,它也无法被认识(认识论);第三,即使它可以被认识,也不能被表达(语言学)。
以第三句话为例,高尔吉亚论证说,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但语言只是符号或标记,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是绝对不同的。因此,知识不能被表述,传达。通过这样的推理,高尔吉亚认为,他能够证明上述所有观点,至少他的推理与和他意见相左者的推理一样严密。于是,他坚定地确信着,这个世界不存在任何可靠的知识,当然也不存在任何真理。
高尔吉亚的这种论辩方法是典型的智者诡辩术。不过,他的这些思想也从否定的方面提出了一些对人类认识史有积极意义的问题。他对存在与非存在的论证,批判了爱利亚派只承认存在否认非存在的形而上学错误,揭示了存在与非存在的辩证关系,包含着存在与非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以赞同的态度转述了黑格尔对这一思想的肯定:他关于思想的东西可以是不存在的以及语言异于被表述物的观点,阐发了思维与存在、概念与外物的差异。这些对以后哲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从现在往回看去,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这三句话几近预言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
“无物存在”——物质是否存在是西方哲学家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研究的问题。一部分哲学家认为,物质是由元素或是粒子构成的,因此真实存在。另一部分哲学家则认为,物质的存在是假象,物质不过是理型或逻辑的产物而已。“即使有某物存在也不可认识”——毋庸置疑,两千多年来,哲学家在唯心和唯物之间争论不休,就是因为无法完全认识,更无法完全证明, 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
进入20世纪后,一个新的哲学流派出现——语义逻辑学派。该学派代表人物是维特根斯坦,其名言是“如果我们不能表达,就应该保持沉默。”他发现形而上学的问题是在语言逻辑之外的,因此,根本不能用语言将其明确阐释。
高尔吉亚提出的三个哲学命题具有浓厚的虚无主义性质。但是,正是他的怀疑主义动摇了传统的权威,对思想的解放起到了促进作用,一直影响着后世,直至今天。而且,几乎所有哲学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的现状,基本都可以追溯到高尔吉亚的这三个观点。
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
(二)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第一,无物存在。
第二,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
第三,即使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
高尔吉亚提出的以上的三个命题是为证伪爱利亚学派的基本命题,高尔吉亚的怀疑主义还力图证明,一切客观对象都是假的,进而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也是假的,再进而我们对这种认识的表述也是假的。
哲学思想是怎么来的-14-智者运动-高尔吉亚:无物存在
智慧 这个人叫高尔吉亚,是南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雷昂底恩人,他的老师是恩培多克勒和芝诺,这两个人都是辩论术高手。高尔吉亚通过学习,在辩论能力上达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程度。他不但能通过教授他在辩论赚钱,发了大财,他还曾代表外邦在雅典议会上辩论,一个人单挑整个议会,并且还取得了胜利。更有甚者,他将自己的论辩能力用在了哲学上,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师父芝诺和师爷巴门尼德。
小爱 以毒攻毒,他不是应该将矛头对准普罗泰戈拉吗?
智慧 普罗泰戈拉只是给了高尔吉亚一个灵感。普罗泰戈拉不是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嘛,也就意味着一切皆真。但是高尔吉亚认为一切皆真,也就意味着可能一切皆假。
小爱 一切皆真就是一切皆假?这不是矛盾吗?
智慧 假如两个人各自依照自己的主观尺度,提出两个皆然相反的结论,是否两个人都正确?
小爱 不会吧!
智慧 那一群人对同一个事物提出各不相同的结论,是否这一群人全部正确?
小爱 也不会吧?但是他们当中应该有一个人是正确的。
智慧 不是“应该”,而是“可能”有一个是正确的,但是也可能全部都不正确。
小爱 好像是这样的。
智慧 因为可能一切皆假,高尔吉亚就提出了自己的 第一个论断:无物存在 。
小爱 提出不算数,他得证明才行。
智慧 那当然。高尔吉亚首先假设有物存在,然后他列举了三种存在的可能,你来判断一下他的列举是否全面。
一、非存在者存在;
二、存在者存在;
三、非存在者和存在者都存在。
全面吗?
(小爱想了想)
小爱 (十分肯定地)非常全面!
智慧 高尔吉亚认为,非存在就是不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所以,非存在者不可能存在。所以,存在的第一种可能性,非存在者存在,是不可能的;
小爱 没有问题,巴门尼德也是这样认为的。
智慧 高尔吉亚思考,假如存在者存在,那么存在是怎么来的呢?他认为有两种可能:
a、是永恒的;
b、是派生的。
你认为还有第三种可能吗?
小爱 我认为没有。
智慧 好。假如存在是永恒的,那么存在就在时间上是永恒的,空间上是无限的。
小爱 为什么空间上是无限的?
智慧 如果不是无限的,那么就是有限的,如果是有限的,那么有限之外是什么呢?既然存在者存在,那么在有限之外只能是存在,那么有限就是存在的一部分,不是整体的存在,所以存在是无限的。
小爱 明白了。
智慧 既然存在是无限的,那么存在在哪里呢?
小爱 当时是无处不在啦。
智慧 但高尔吉亚认为有三种可能:
a、小于它所存在的地方;
β、等于它所存在的地方;
γ、大于它所存在的地方。
你认为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小爱 我认为没有了。
智慧 如果存在位于小于或等于它所存在的地方,那么存在就是有限的,这与存在是无限的相矛盾。所以存在只能存在大于它所在的地方。有没有问题?
小爱 没有问题。
智慧 但是存在显然不可能大于它所存在的地方。
小爱 也没有问题,既然三种情况都不可能,说明了什么呢?
智慧 说明存在不是永恒的。
小爱 那存在就是派生的啦!
智慧 从哪派生出来呢?从非存在中派生出来?还是从存在中派生出来?
小爱 当前不可能从非存在中派生出来啦,如果可能,那岂不是无中生有?肯定是从存在中派生出……(小爱犹豫了一下)也不对呀,存在从存在中派生出来,就意味着存在本来就存在,那存在就是永恒的,可是刚论证出来存在不可能是永恒的呀!爷爷,这又说明了什么呀?
智慧 存在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派生的,除了永恒和派生外,没有其他可能,所以只能得出结论:存在者不存在。
小爱 已经论证了非存在者不可能存在,存在者也不可能存在,那非存在者与存在者都存在就不用论证了,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了。
智慧 是的,我们通过假设有物存在,证明了非存在者、存在者、存在者及非存在者都不存在,所以我们有物存在的假设是错误的,这样,结论只能是无物存在。
小爱 这个结论太不可思议了,与事实相差太远,难以被接受。
智慧 是的,高尔吉亚同普罗泰戈拉一样都是智者,他们注重逻辑推理,不注重事实,他们都是辩论术高手,更注重通过辩论驳倒对方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高尔吉亚也没把话说死,并未坚持一定是无物存在,为了逻辑与经验相调和,高尔吉亚给出 第二个论断:即使有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 。
小爱 为什么呢?
智慧 因为我们已经穷尽了思维,但是论证不出有物存在。这说明即使真的有物存在,这些存在也超越了我们思维可以把握的范围,不能被我们思维所把握,我们就无法认识。
小爱 可是,直观上我是可以认识事物的呀,比如桌子上有一个苹果,我不需要什么逻辑推理,也可以认识到它是一个苹果呀。
智慧 你说的没错,客观地讲,你确实可以认识到一个苹果的存在,显然高尔吉亚的逻辑很棒,但是他第二个论断也不大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以,他提出了 第三个论断:即使事物可以被认识,我们也无法言说。
小爱 这就奇怪了,我认识了事物,直接用语言描述就可以了,为什么我无法言说?
智慧 比如,你看到一幅非常美丽的油画,比如说《蒙娜丽莎》好了,你看过之后觉得这幅画非常美,你来用语言描述这幅画吧,你会发现无论你怎样描述,你都没办法完整还原整幅画的信息;再比如,你听了一首交响乐,非常地震撼,你也同样无法用语言无损地将整首乐曲描述出来。这是因为认识和表达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你无论怎样详细的描述,都会损失大量的信息。
小爱 这下可难办了!
智慧 比难办更难办的是,智者派的所有这些论断都是基于“人是万物的尺度”。当时就有人就此提出疑问,为什么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不能是猪、狒狒、或是其他什么怪物是万物的尺度?
小爱 哈哈,这是谁呀?这么有才,提出这么怪异的问题。
智慧 不跟你兜圈子,这个人叫做苏格拉底。
小爱 哇!苏格拉底!大名鼎鼎呢!虽然我不知道他都有那些哲学思想。
智慧 马上就让你知道。苏格拉底的出场正式开启了古希腊三贤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