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读书笔记(红与黑读书笔记400字)

新原 2023-07-0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红与黑》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是什么?

《红与黑》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是如下:

感悟:

一个作家要取得创作的成功,必须有先进的文学观念和艺术家的勇气,必须以艺术所应有的深度对生活材料进行点化与熔铸,充分发挥自己主体性的作用。

只要倾向性是从艺术家内心的热情中产生,和艺术家的心灵、经验融合在一起,并写出时代中人的灵魂,那么无论倾向性或政治都不会影响作品的艺术价值。

真正有出息的作家应有胆识和自信,不要怕一时的冷遇。相反,那些缺乏艺术眼光、庸俗趋时的人,他的作品可能会流行一时,但终究经不起岁月的考验。

摘抄:

1、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坟墓,是用来埋葬所爱的人的。

2、我的梦想,值得我本人去争取,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袭。

3、在错误面前,个性是那么渺小和无力。

4、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

5、上帝之所以被人原谅,是因为上帝是不存在的。

6、用事实来证实,是最好的证实。

红与黑的读后感

红与黑读书笔记 (一)

终于将司汤达的《红与黑》看完了,用的时间几乎可以让我忘记书前的内容,

从最早的慕名看书,到坚持看书,再到被内容吸引而无法自拔的去看书,一本《红与黑》,让我对其产生了三种看书的感受。

慕名看书是因为这是一本世界名著,法国作家司汤达所著。次数被本书译者称为现今中国五十岁上下的知识分子没有不读的,甚至有学者说关于《红与黑》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的“红学”。很早就知道此书的我一直想找机会看,但是总是没有实行,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看到此书,可以说我是慕名看书的。

坚持看书。《红与黑》的名声早已远扬,不需要我在这里做更多的渲染,但是名声并不带表一切。当我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书中的描写十分细腻,对人物的心里、事件的描述,都写的及其详细,作者甚至将生活的一些琐碎的事情的写到了,慢慢的让我有种拖泥带水的感觉,不太想去这看这本书,但是这毕竟是一本名著,我是慕名看书的,所以我一定要坚持看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看这本书如此之慢的原因了。然而,当我把这本书看完之后,在总揽全局后想,就会发现此前让我感到有些拖泥带水的感觉的描写正是这本书的吸引人的地方。

被内容吸引看书是因为看到书的下半部后,我被主人公于连的结局所吸引,我极其想知道于连最后的结局,想要直接翻到最后看结果,但又害怕遗漏中间的一些精彩内容,所以就压制着好奇心,一页页的去看。

谈到《红与黑》,就不可避免的要说到书中的主人公于连·索莱尔,维里埃(作者虚构的地方)一个木匠的三个儿子之一。书中描写了一个想要飞黄腾达,但却有着悲惨命运的主人公。于连·索莱尔有着两次的感情经历,通过这两次的感情经历,他找到了真正的爱情,而正是因为这两次的感情经历,让我们的主人公失去了飞黄腾达最好的机会,并且走向了死亡。当于连知道自己的飞黄腾达的机会被德·莱纳夫人破坏之后,他不顾一切的去杀死德·莱纳夫人,他第一位情人,然而当他后来在监狱得知德·莱纳夫人并没有死之后,他离开了德·拉莫尔小姐,他的第二个情人,一位侯爵女儿,投入了德·莱纳夫人的怀抱,与其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爱情,随后他被执行死刑。

读完《红与黑》让我更加了解到宗教在欧洲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不仅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同时后左右着世俗的权力。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欧洲贵族的奢华、虚伪、做作。书中让我感到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对人心里的描写,几乎细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尤其以描写于连与玛蒂尔德之间的感情更为细腻。

《红与黑》让我看到了自己对欧洲历史的了解的.欠缺,在我看书的时候有时就无法了解中所描写的一些史实,或者说影射的事件。时间、地点、事件内容,我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可悲自己还是学历史的!

红与黑读书笔记 (二)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着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辨证法”;这与以往我从《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写至此,不得不引到这部小说的一个“创举”——使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心灵的爱情”和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头脑的爱情”相映成趣。尽管这两个贵族女性的爱情方式迥然不同,一个深沉,一个狂热,他们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本阶级的厌恶,对封建门阀制度的叛逆。记得当于连发现自己的爱情正蜕变成虚荣的工具时说“我把自己毁了”,可之后的细节是“一种高傲之间带着恶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挚、最强烈的爱情的表情。”这时的贵族小姐却是摆脱了一向慢得像乌龟爬一样的生活,用丧失尊严的方法博得爱情。书中两段悲剧爱情的进展始终伴随着新贵的若即若离和于连的自卑带来的怀疑,直至生命将要终结时,爱情才爆发出无济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怀。

当我将落笔时,发现用意识写出感想的时间已可与用精神阅读原著的时间相比较了。我兴奋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启示,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段。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过”。

红与黑读书笔记 (三)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

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大学生《红与黑》读书笔记

【篇一】红与黑读书笔记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这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辩证法;这与以往我从《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写至此,不得不引到这部小说的一个创举使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心灵的爱情和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头脑的爱情相映成趣。尽管这两个贵族女性的爱情方式迥然不同,一个深沉,一个狂热,他们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本阶级的厌恶,对封建门阀制度的叛逆。记得当于连发现自己的爱情正蜕变成虚荣的工具时说我把自己毁了,可之后的细节是一种高傲之间带着恶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挚,烈的爱情的表情。这时的贵族小姐却是摆脱了一向慢得像乌龟爬一样的生活,用丧失尊严的方法博得爱情。书中两段悲剧爱情的进展始终伴随着新贵的若即若离和于连的自卑带来的怀疑,直至生命将要终结时,爱情才爆发出无济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怀。

当我将落笔时,发现用意识写出感想的时间已可与用精神阅读原著的时间相比较了。我兴奋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启示,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段。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过。

【篇二】红与黑读书笔记

司汤达的《红与黑》,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的故事。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许多评价把于连说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于连良心的一面。或者说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后的作者进行的精神思考。

于连确实是野心家。于连的野心膨胀过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线索。在德。雷纳尔放假,于连想:我一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得手,那样如果有一天我发迹了,有人指责我赶过家庭教师这样下等的职业,我就可以告诉他,是爱情把我抛到这个职位上的。但是于连也像一个哲学家,他思考人生,思考巴黎,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的是当像拿破仑般的英雄。但他对德。雷纳尔夫人的爱,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不能不让人感到真情。作者的故事构造得极巧妙。当于连步上仕途时,他用尽心机去获取德。雷纳尔夫人的心,并想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可最后他才明白德。雷纳尔夫人是他的终生至爱。后来的玛蒂尔德小姐是在开始时主动追求于连的。但是又经过多次的反复,曾使于连感到神魂颠倒。当玛蒂尔德确认自己爱上于连的时候,于连在临死之前却说只有德。雷纳尔夫人才会真心待他的孩子。在于连的攀升过程也少不了这些女人们的帮助,可是在最后他的摔倒也是因为女人。作者在《红与黑》中塑造了于连,可是更塑造的于连背后的时代,在上层社会中,人人都重视荣誉,可是又过着奢侈的颓废的生活,青年们都缺乏勇气。社会的各种党派都在积极而又秘密的活动着。

在人物塑造的手段上,司汤达使用了超出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心理深度的挖掘。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与诗。

对于书名人们也引起了一番争论,通常,人们认为书名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红与黑是象征赌盘上的黑点红点,而轮 盘则象征人生的游戏等。我认为红色还可以象征于连的追求人生意义,而黑色就代表社会中形形色色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却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义的生存状态吧!

   【篇三】红与黑读书笔记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然以爱情生活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读书笔记:《红与黑》

红之章:拿破仑的背影——热情与自尊

对那个时代的法国人来说,拿破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们的作者司汤达也不例外,而主人公于连,其实只是他在自己书中的一个投影。为了清楚地表现于连的性格,作者甚至使用了大篇幅的,细致的心理描写,后来,这种集中深刻地描绘人物心理的作品有了一个名字,叫做意识流——开宗立派之功固然旁落他人,但司汤达的奠基夯土之劳也不可遗忘。

在翻开书之前,封底就有三行的简介为于连“盖棺定论”:“野心”是描述他时绕不开的词汇。于连的野心看上去有些模糊,单纯的“出人头地”并不能让人明白他真正的理想是什么:小说里有部分描绘他想“让公理大行其道”的愿望,然而作者以上帝视角对于连这种偶尔发出的善心的评价是“廉价的怜悯”;于连对谢朗,彼拉甚至是拉穆尔侯爵都知恩图报,但他对于投机钻营的手段也不陌生,甚至在作者极具揭露性的笔下显得有些阴暗;他厌恶上流社会的伪君子,却也嫌弃神学院那些来自农家的同学;种种迹象向读者显示,于连的信仰并非是所谓的“维护正义”。

与此同时,于连虽然时常强调自己是个穷木匠的孩子,却极少表现对金钱的渴望,在这样一本心理描绘无比深刻的作品里,我们基本可以断言他对金钱的兴趣不大,至少他汲汲于权位,并非仅仅是为了财产。实际上,书中并没有直接告知我们——即使在于连自己的心理活动中也没有——他想要出人头地的根本原因,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追求的并不是物质享受,而是一种典型的精神目标:自尊。

被瑞那先生聘用之前,于连的心理活动明确表示:“如果他们让我和下人一起吃饭,我就去死。”虽然这只是单纯的模仿卢梭,但无疑伟人的话语在他心中已经种下了自尊的种子,这是那个时代底层民众很少顾及的东西;面对之后成为自己情人的两个女人之初,于连表现得刚毅而冷漠,只为了不让这些“上等人”看轻自己;他在对瑞那夫人产生好感前强硬地试图抓住夫人的手,居然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而获得拉穆尔小姐的爱情时,满脑子都是自己战胜了贵公子匡泽诺的喜悦;至于被人瞪了一眼就要决斗,这对于那个时代的法国来说倒不算稀奇(基督山伯爵中,伯爵也曾提到他会为什么事情与人决斗,在现代人眼光看来简直都是琐碎小事),但这种作风也绝不会产生在懦弱的平民身上,而于连作为一个下层人,下意识地模仿着上流社会的习惯——可以说,生为木匠之子的他,长了一颗和社会名流一样顾及尊严,容易受伤的心。

培养出这种异常心态的,是下层人民的身份与较高层次的教育的碰撞。接受了老军医和谢朗神甫教育的于连,正像在伊甸园里食用了智慧果实的亚当和夏娃,产生了“多余”的耻辱感,意识到自己低下的身份为自己带来的蔑视与伤害,并发誓要出人头地。

于连受到的教育和他的年纪显然还不足以让他定下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他是要成为军人,还是教士,如何跻身上流社会,是建立功勋还是攀龙附凤,如此种种,并不在他考虑之内——成为家庭教师,只不过是瑞那先生好面子的结果,前往神学院是谢朗神甫的好意,进入侯爵府又亏得彼拉神甫的提携,他的主观意志在其中并没有起到太大推动作用。他在做的,只不过是不断学习与提升自己:他将圣经等著作倒背如流,他因拉丁文造诣闻名乡里,他工于心计巧妙周旋于名流之间,甚至连他的恋爱,都在深刻的心理活动中打上了浓浓的阴谋印记。然而,一旦发现机会降临于自己头顶,于连立即扶摇直上,平步青云——用一句很励志也很俗滥的话说,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当然,于连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无法模拟,就像基督山伯爵的故事一样——两个人身处几乎同一个时代,都完成了从一个市井小民到社会名流的转换,我们不难把他们放到一起,寻找一些共同点。

驱使着伯爵前进的内因无疑是复仇的渴望,而对于连,这种动力被代换成了尊严的狂热,两人的热情都强烈得可称畸形,这是普通人所得不到——也未必想要得到的。从外因来考虑,那么支撑伯爵的是法里亚神甫以及他所代表的“天主的意志”,而于连的情况却截然不同——虽然在他的人生中,圣经与两位神甫的协助功不可没,甚至他自己一度身为教士,但他从根本上不信仰天主,甚至斥之为“只想着报复的小暴君”(圣经中似乎的确多有天主对不敬神者的惩戒,也许这也是其能成为“复仇者”唐泰斯动力的原因之一,不过在宗教势力如此强大的时代,司汤达敢借着自己主人公之口如此直斥天主,勇气可嘉)。

那么,给于连以不亚于伯爵的强大外来动力的是谁呢?

从小说里不难发现,就是那位被法国人奉若神明的拿破仑。

一八零四年,拿破仑加冕称帝,一八一四年被迫退位,一八一五年卷土重来,建立百日王朝后败于滑铁卢,一八二一年病逝。

我们的故事完成于一八三零年,拿破仑离世多年,他的王朝也早已被取代,但曾在拿破仑军中服役,并无比崇敬拿破仑的司汤达并不甘心,《红与黑》就是他希望拿破仑魂兮归来的一次尝试。

在书中,于连狂热地将《拿破仑回忆录》当做自己的《启示录》(须知这位天才可是能把整部圣经倒背如流的,可想而知,他对拿破仑的回忆录又是何感情),这是司汤达自身意志决定的,这位“法国人的皇帝”在他和他的主人公心中,已经完全取代了天主的地位,并驱使他们以异乎寻常的热情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即使这目标显得模糊而遥远。

然而当政者毕竟是拿破仑的敌人,于连必须将这种狂热极深地藏在自己心底,否则无疑会有灭顶之灾,这种习惯,造就了一个以冷漠临世,以狂热独行的年轻人。这种压抑的热情,在机缘巧合的激发之下,从另一个方向释放了出来,那就是炽烈的爱情。

有一首歌叫洋葱,其中最有名的歌词是这样的:“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幸运地在精于心理描写的司汤达笔下诞生的于连,瑞那夫人和拉穆尔小姐,拥有了这么一个一层一层一层地将自己的心剥开的机会。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时绝对想不到,有人会把这个“不知所起”到“一往而深”的全过程都描绘了出来。

也正是这样清晰的心理描写,才让读者明白于连那些在外视角看来简直可称诡异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一个“淳朴善良虔诚冷静”的年轻教士,突然变成了疯狂暴躁无耻下流的偷情者,全都是他被封闭起来的热情夺路而出的结果。更不用提拉穆尔小姐的情感消长,用“女人心海底针”都不能描绘——她的心简直是飘散在无垠宇宙空间里的一粒太空尘埃。

爱情之于于连,是前进路上的插曲,但作为小说的成分,则是核心框架——批判现实的方方面面,都在这个爱情故事的骨架中展开:于连受命记录侯爵的密谋会议并出差转交,于他的地位简直是天大的要务,但从剧情展开上,这趟旅行却只是让小姐心中疯狂摇摆的天平重新倾向于连的准备——至于这次密谋有何结果?读者浑然不知。

如果这部作品的名字是《红》,那么故事应该是这副模样:少年满怀着刚强的自尊与沸腾的热血,要去寻找自己的未来。时代的滔天巨浪滚滚而过,他得心应手地驾驭着突如其来的波涛,眼前耀眼的阳光为他指引方向,胸中炽烈的热情令之迷醉其中……

黑之章:时代的剧毒——舆论与地位

小说从开头就开始大谈“舆论”对市长瑞那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扩大到方方面面,虽然瑞那作为一个小丑般的人物存在于书中,但作者对恶意舆论的痛恶是溢于言表的,乃至他在书中多处以至书后附识频繁言及舆论的影响。

舆论的体现有许多种,瑞那为了和瓦勒诺争面子抢先用高价雇了于连,只是其中之一,瓦勒诺嫉妒于连以至于写匿名信给瑞那告发偷情之事,又是一种——从瑞那夫人说她常常收到匿名信,甚至设计用伪造匿名信的方式洗脱嫌疑,我们便可清楚看到在那个时代,这种靠揭露人隐私来满足自己私欲的方法实在是习以为常,而被匿名信所害的人,能够设法反击的还在少数,书末因辱及拉穆尔小姐的匿名信暴怒发起决斗而殒身的匡泽诺,将这种畸形风气血淋淋的力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说到决斗,作为这个时代解决纷争的典型手段,在我印象中可以说是漠视生命这四个字的具现化,决斗的原因大至先人受辱小至鸡毛蒜皮,而动辄要押上自己生命作为赌注,为的是于连所坚决维护的那个东西——尊严。我偶尔也会想那个时代的法国人是否太小题大做,但舆论的威力被展现在我们眼前时,这吊诡的难题似乎也可解了:如一个人不能挺身维护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尊严,恐怕舆论会告诉他,什么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舆论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从不会忘记悬挂在那些地位崇高的贵族头顶,旧时代的道德守则则是那根细脆易断的丝线,一旦有逾礼法,立时身败名裂——无怪拉穆尔小姐认为自己若与于连私奔以致身败名裂,能够成为自己的保证之一。

当然,也有关注其他东西大于尊严的人在,例如瑞那市长为了保住妻子将要继承的遗产,对自己头上的绿帽子给予了极大的容忍,而拉穆尔侯爵所关心的,则是权势的力量——在女儿的丑事暴露时,他想到的不是舆论的打击,而是女儿不能成为公爵夫人享受宫中赐座之荣。

如果说《基督山伯爵》显示了大仲马金钱至上的观念,那么《红与黑》中,司汤达更着重凸显的正是权力所带来的一切,基督山伯爵有钱可以获得爵位以及其他的几乎一切,与拉穆尔侯爵有爵位可以获得金钱以及其他的几乎一切,看起来差不太多,不过两人一个是主角,另一个则可说是反面人物,感情色彩上决定了作品批判性的根本差别。

由于权力与地位可以替于连带来他渴望许久的尊严,所以他也是追逐权力的千军万马中的一份子,他汲汲于权位以致在读者眼中显得虚伪——不信天主却以教士之身向上攀附,蔑视权贵却以善舞长袖周旋其中——但他也曾将自己与泰磊伯爵的处境作出对比:一个市井小民穷得叮当响却被纳入小姐的交际圈,一个身背爵位家财万贯却被人当做讥嘲的对象。追求权位一事在作者眼中算不上至恶,无能之人身居高位才是他要批判的现实(倒是作者本人在求省长之位而不得时记下的一个简注,颇令人忍俊不禁)。

宗教黑暗也是司汤达批判的对象,不用说于连大逆不道称天主为“小暴君”,也不用说主教之位成了政治交易的筹码,更不用说于连的忏悔师教他临时改换教派,我们仅仅看于连初至神学院时那一大串阴暗的描写和于连在学院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状况,就知道这个时代的宗教是个什么模样(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给于连初印象同样不好的彼拉神甫之后表现出的正直),无怪乎于连自己也不信教了。

让我们看看,这部书里“黑”的部分,又会把故事染成什么颜色:意气风发的航行中,不经意间低头望向脚下的少年,看见粼粼波光泛着黯淡的紫黑色,翻涌起的浪花夹杂着浓绿的泡沫,将船板边缘腐蚀得发黑;长着血红舌头和银亮牙齿的鲨鱼,面目狰狞地从水中跃起朝他扑来,唯有爬上桅杆才能避过一劫,而那纤细的桅杆上,却早已爬满了黑压压一片的蛀虫……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用心很少放在让故事波澜曲折,引人入胜这一点上,文中很多在大仲马之流手中会变成巧妙伏笔的情节,于司汤达,就不过是让主人公在这一时刻的行为显得更加合理而已,例如于连在拉穆尔小姐初次示爱后担心被算计,便作好万全准备,将信件寄给自己的至交傅凯,若是一个潜心取悦读者的作家,无疑应该拿这封信再做做文章,制造些误会和意外,来个“前后呼应”,可我们看到最后,也没发现这东西有什么别的作用。除此之外,前文所述侯爵的密谋,表现了社会上山雨欲来的气氛与保王党的恐慌,却无下文——当然,熟悉历史的话,不难推想七月革命的发生与侯爵等坚定保王党的结局,而历史必然结局与小说描述的呼应,则比小说内的前后呼应,更加大气磅礴,动人心扉。

故事的展开虽没有精巧设计的波折,但在大的位置还是有合适的剧情转折的,如果主角一直在偷情从未被发现,或者变成了天才教士的神学院奋斗史,未免不符合批判的目的。倒是拉穆尔小姐的怀孕这一转折让我感觉颇为新鲜——古往今来,这种抗争封建束缚的爱情类艺术作品,要么生离死别,要么大获团圆,先斩后奏的其实相当少,在我不多的了解里,好像只有元杂剧《墙头马上》是生了孩子的,而且还是瞒着长辈偷偷生,至于公然奉子以成婚,像是现代都市言情剧里会搞出来的花样。在现实生活中,这却是最简单,甚至显得耿直的一种方法,效果似乎又比很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嘴炮要好得多,小说取用这种方法,个人认为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在里面。

结果上,这个孩子的出生几乎为于连出人头地的计划立下了不世之功,他一跃跻身贵族阶层,眼看就要大展宏图,却被一封信打破了所有幻想——这是全书最大最关键的转折,硬生生将一个喜剧拗成了悲剧——当然,这又是一个必然:一本意在批判黑暗现实的小说,难道要以喜剧结尾?

到这里,于连胸中的烈焰在极限的盛燃之后回归平静,而他的情人们却依然在燃烧着,于连以自己的生命为筹码,对自己深恶痛绝却又时时想着跻身其中的上流社会,作了最后一次反击:他拒绝为自己辩护,甚至在法庭上嘲讽那些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来自“有产阶级”的陪审团。

与此同时,这也是作者司汤达在本书中对阴暗社会的最后一击:即使救下于连,拉穆尔小姐所使用的手段也是利用社会腐败收买陪审团这种在作者看来应当被批判的方式,既然如此,于连的死,才是贯彻整本小说批判性的,唯一的方法。

看,那不惜把自己同化成蛀虫也要登上桅杆高处的少年,在最后时刻放弃了攀爬,向漆黑的海面坠落,激起的小小浪花,在那轮烈日的照耀下,折射出了七彩的光芒。

相关文章

你读完《青春之歌》后有什么感想?

作为一本畅销书,《青春之歌》已经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本关于青春、人生和爱情的启示录。读完这本书后...

祝福语大全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什么是执牛耳?它的含义是什么?

执牛耳这个词源于《论语》,其中孔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天...

祝福语大全 2024-04-06 阅读2 评论0

李白诗选千古流传的李白诗歌及其解读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自由,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人们传颂,...

祝福语大全 2024-04-06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