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选择读后感(家庭中的第三选择读后感)

茜熙 2022-11-3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14

罗小蓉分享 P1--18/P240

这部分讲的是(干法)里的精髓,讲述稻盛和夫极度认真工作的状态,遇到产品问题时思考到抱着产品入睡的状态 直到感到动“神明”来启示,真正的与工作谈恋爱。

绝对不要抱怨,认真去做,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到最后。当你认真对待一份工作的时候,心性就会不一样甚至提升你的心智。只有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时,你才能掌握话语权,才能改变命运。

企业经营④秘诀:不断树立更高的目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专注事情本身而非情绪;严酷地磨炼自己。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15

罗小蓉分享 P19--37/P240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尊重你手中的工作,并把它做到极致。

匠人不仅在专业上达到极致,还在品德,生活,人际等各综合方面都有极高的标准和追求。匠人成长都有三个阶段。一 守,模仿工匠所具备的一切要素。二 破,既定形式中加入自己想法,形成自己风格。三,离。开创自己的新境界。

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平凡的你将变得不平凡。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15

罗小蓉分享 P38--52/P240

这部分讲的是时间管理。人们需要第一时间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才能少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我们可以授权给别人做紧急且不重要的事,从而提高效率。 我们处理事情,反应过度导致过激反应,情绪占上风。反应不足导致拖延而影响事态的正常发展。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17

罗小蓉分享 P53-64/P240

拖延症是自我调节失败,它不是简单的逃避而是一系列想法,情绪和行为结合在一起。最根本的心理动机是完美主义,太在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五步改变拖延症: 觉察自己拖延症;用行动克服拖延压力;调节情绪建立忍耐力和持久力,拖延症将温和可控;接纳自己;自我实现 完全掌握自己的时间,不被琐碎小事困扰。

践行承诺,迫使自己行动,并给自己一个最后期限。用任务表和时间规划表,对拖延喊停。关注进步,激励自己的进步。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18

罗小蓉分享 65-79/P240

改变很难,因为看似人的问题其实是环境的问题;缺乏动力和方向不明。找准痛点,寻找合理地途径去改变现状。

如何找到改变的方向呢?找到亮点制定关键举措;指明目标,这三点有助于指挥理性的骑象人。我们不但要指挥骑象人更要触动那头大象,让它愿意自己走路。找到感觉,才有改变的动机;缩小改变幅度 小目标更容易达开始;影响他人,打造认同感。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19

罗小蓉分享 82-100/P240

天才非是天生的,而是他们经过刻意练习并在大脑中产生心理表征。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和帕格里尼的断弦演奏都是来自于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不同与一般练习必须要做到3F原则。

Focus 专注,Feedback反馈 ,Fix纠正。即首先从专注开始,然后找到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来为你布置任务并反馈,最后不断修正。不断挑战舒适区,就能让工作成为刻意练习的战场。

从刻意练习到高手必须经历: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开拓创新阶段就说明已经成为真正的高手了。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0

罗小蓉分享 101-1116/P240

我们的一生中在面对重要问题都需要关键对话。

最关键的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是论事,不迁怒于他人。

再关注于谈话的真实目的,即谈话后我的目标,对方达成的目标,双方关系要达成的目标,要达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掌控情绪,关注谈话氛围,情绪比内容更重要,舒缓对话情绪可听过以下方法做到:道歉,对比说明,创造共同目的,保持尊重。

开始对话,要做到分享事实经过,说出你的想法,征询对方的观点。

做到以上,你就可以在吵架中常胜哈哈。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1

罗小蓉分享 117-130/P240

当双方有矛盾,第一选择是我打败你,第二选择是你打败我,第三选择是双赢。第三选择不是让你妥协或者忍让,其核心是创造和协同。

思维模式有: ①我看到自己,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种状态,你作为一个人,永远拥有选择的权利。②我看到你,尊重人,不去到无良症。③我找到你,帮助对方缓和情绪,变成正常人与你沟通。④我和你协同,邀请对方参与其中,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2

罗小蓉分享 131-152/P240

这部分讲的是创始人,一个新的领导者到新环境的第一个90天该做的事。其中沟通部分必做之事有: 提早并经常地明确期望;承担百分百的建设责任;向上司要一个期限;在上司看中的领域获得成功;获得对上司有影响力的人的好评。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3

罗小蓉分享 153-170/P240

教练与指导的本质区别:

不断用提问的方式改变员工,符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指导会很容易让员工感觉到是指责,而指责会引起防卫,防卫会降低自我觉察力。 因为他的自我防卫不允许自己感觉到自己的错误。只有通过教练,才能令他思考自己的现状和问题。

好教练的特征:不评判,不引导;不建议;让自己置身事外;教练自己要放松, 不让自己的紧张情绪介入。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4

罗小蓉分享 170--185/P240

如何带领团队走出困境的十大策略:

1. 让团队成为明星 2. 不给失败任何借口

3. 适度乐观,发现并关注获胜的场景。

4. 打造热衷于学习和创新的“工合”文化

5. 评估风险,愿意驶进风暴

6. 保持联络,即便身处风暴中

7. 填补空缺,找到共同掌舵的办法

8. 正视问题,应对前进的障碍

9. 适应力,掌握快速恢复的艺术

10. 永不放弃,总有别的出路。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5

罗小蓉分享 185--200/P240

在开发客户的过程中,你关注的是客户的真正需求吗;关注到了所有的客户吗;现实的感触比逻辑分析更有说服力。

与顾客产生共情联系,都让员工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激励他们将工作变为事业。掌握共情的技巧有: 穿别人的鞋子,抓住顾客的感觉;注入情感,找到打动客户的瞬间;让客户参与设计,实现两个世界的交集。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5

罗小蓉分享 201--208/P240

创建企业与员工共情的办法:

1.开卷管理法,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凝聚人心,让员工与整体产生共情,同仇敌忾。

2.幸福酒店实验,与顾客产生共情和联系,让员工产生内在动力,激励他们将工作变为事业。

3.耐克的随机应变,不断与顾客 老板,经销商等人成功同情,改变策略,达到多赢。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5

罗小蓉分享 209--220/P240

在潮流中保持独立思考,大胆尝试胜过循序渐进;坏计划好过没计划,营销和产品一样重要,

竞争有利于规范市场但很难赚到钱。

垄断企业必须达到达到以下几点:

1.有专利技术,超过传统的10倍效益或效率

2.有网络效益,从小部分人开始蔓延

3.规模经济,规模大到边际成本为零

4.有品牌优势,没有品牌就没有定价权,只能面临同行的挑战。

成功是靠努力的,运气只占非常小比例而,如果你把时间拉得足够长就会发现起作用的总是努力。世界总是2-8原则,聚焦才能专业。当你发现一个自然秘密,那么就可以将它作为创业核心不断放大。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5

罗小蓉分享 221--235/P240

打造产品,破除三条普遍的商业信条,低利润业务中,要降低成本,。提供奖金让员工更出色,追究工作人员责任,减少人为错误。质疑你的计划书。用设计为客户解决真正的问题。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 2018.9.25

罗小蓉分享 230--240/P240

创新文化的四个特征: 不断地庆祝创新行为,允许越级汇报,让员工像领导一样做事,积极地启发员工,从失败中取得新的洞见。

本书已经全部阅读完毕,对书里印象最深的还是稻盛和夫的干法部分。工作中遇到困难,绝对不要抱怨,认真去做,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到最后。当你认真对待一份工作的时候,心性就会不一样甚至提升你的心智。只有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时,你才能掌握话语权,才能改变命运。

《第三选择》樊登老师解读

樊登读书以"帮助那些没有时间读书、不知道读哪些书和读书效率低的人群每年吸收50本书的精华内容"为目标 ,以"帮助3亿国人养成阅读习惯"为使命 ,以"每多一个人读书,就多一份祥和"为企业愿景 。樊登读书始终以"轻松、友善、有启发"作为品牌内容价值观,以轻松的形式、友善的态度、为用户带来有启发的内容 。

樊登读书会个人学习提升课程

链接:

?pwd=2D72

提取码:2D72

《第3种选择》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他的成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了全球大量成功人士。

这本书是柯维去世前写的最后一本书,根据他永远“活在高潮”的理念,这本书也可以被认为是他写的最好的一本。他把之前的7个习惯浓缩成一件事,那就是随时随地能够做出第3选择。你可以把第3选择当做一种人生信仰,也可以仅仅当做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柯维受孔子影响很大,所以第3选择可以被看做是他老人家“吾道一以贯之”的集大成之作。

如果你真的足够主动积极,愿意相信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并且愿意把自己所学应用到生活中,那么这本书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一位父亲一夜之间挽救了自己抑郁多年的女儿;

一位警察局长将加拿大首都的青少年犯罪率减半;

一对夫妻曾经彼此几乎无话可说,而今笑对过往艰辛;

一个团队将纽约时代广场从藏污纳垢的场所打造为北美顶级观光胜地;

……

处理婚姻问题;解决工作难题;面对孩子的问题;走出财务困境;帮客户解决问题;处理可能会打官司的问题……

总之,这本书是用来解决一切问题的。

打或者逃;

我赢或者你赢;

反抗或者忍受;

成功或者失败;

支持或者反对;

……

这两种选择的思维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大量的纷争和成本,我们每天都在忙于说服别人,打败别人,讨好别人或者教育别人。

我们协同,一起达成另一个更好的结局。

比如:一位母亲听说孩子的音乐课取消了,她怒气冲冲地找到老师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说原因是政府要求提高阅读和数学的时间。她本想抨击政府,但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肯定有办法让孩子们同时学习音乐和基础课。老师眨了眨眼睛说:当然,音乐包含着数学思维。于是,爱好音乐的家长和一个愿意研究的老师合作开发出了一系列通过音乐讲授基础课的课程。

这就是一个第3选择。

我看到自己。将自己看做一个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听起来很容易,但事实上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派别。常常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遇到难题就会告诉自己“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这样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你是无法看到自己的。

我看到你。视他人为人而非物。很多时候我们在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经对对方下了定义。“他是一个富二代”,“他是一个官僚”,“他是一个奸商”,“他没什么文化”……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定义,甚至包含着仇恨和偏见。当你无法感知到对方和你一样是个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想要和他探索第3选择。

我找到你。面对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自卫。当你与别人见解不同时,最好的应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并切实采取行动。在这一步需要极强的倾听能力,尤其是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更需要能够学会同理心倾听。而不是急于反驳和争辩。

我和你协同。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在这一步当中需要很好地使用头脑风暴的工具,不要在创意的过程中过多的评判和争执,鼓励大家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直到能够满足双方的最基本需求。必须要相信能够找到第3选择,这一步才会有好的效果。

问对方: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这是个革命性的问题,可以让对方减少防御,与你一同探索实验;

双方讨论“更好”究竟意味着什么;

把双方所需要的更好的基本条件都列举出来;

双方共同努力,去探索和创造一个可以达成界定条件的第3选择;

当形成真正的第3选择时,协同各方会群情激奋,这时达成了协同。

当员工要求加薪时,领导没有拒绝或者同意,而是说“多告诉我一些关于你的事”。(我看到你)员工不仅讲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还谈到了最近的工作和对客户的分析。领导帮助员工对客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委派员工负责更多的客户。员工感受到了领导对自己的尊重,并看到了工作的希望,而且,最终也提高了收入。公司并未因此遭受损失,提升了员工能力,获得了客户。

这一切源于领导的第3选择思维,她把员工当做人,而不是对手。她愿意倾听,员工才愿意协同。双方充分沟通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直接要求女儿远离他的吸毒者朋友一定会引发大量争吵。父亲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问女儿“告诉我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吧。”女儿说“你关心的只有你自己,你只不过不想有一个吸毒的女儿,因为那会让你没面子!”当然,女儿这样讲不公平,但父亲放下了关于公平的想法,而是说:“难为你了。”过了一会,女儿说“我觉得很孤独,你们都很忙,我没有朋友,他俩是我唯一可以说话的人。”

这时你可以反驳,但这位父亲只是反映了女儿的情感“所以你真的很依赖他们俩。”女儿接着说了自己对于吸毒的看法,“他们吸毒的样子真可怕,我很担心他们”父亲说“看到你的朋友受苦,你一定很难受。”就这样,父亲和女儿逐渐达成协同,因为女儿说:“我不知道如果我也这样会怎样?”

孩子有时候说话是会伤人的,但你要知道他们的伤害只是针对他们的情绪而并非针对你。如果你针锋相对地反击,虽然寻求了公平,但丧失了获得第3选择的机会。

校长没有把贫民窟的黑人孩子看做潜在的犯罪分子,而是把他们当做同样有潜力的人。他立志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自己的领导者。

他首先开始清除墙上的涂鸦,坚持了两年,“艺术家们”气馁了,校园恢复了清洁。

家长不来学校,他就要求教师去家访。很多老师因此离职,但他坚持这样做。离职时他会给老师们写推荐信。(不合作也是双赢的一种形式)

他把学生分成20人一组,每组安排一个导师负责。不愿意做导师的教师也必须离开。

最终,这所中学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学校。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有了责任感和领导力。

这位校长完全可以坐在办公桌边抱怨政府经费不足,或者家长不配合教育。但他没有,他进行了第3选择,调动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探索更好的方法,而不是抱怨和等待失败。

每年会有数以亿计的金钱被用于法律诉讼,很多诉讼双方根本都没有见过对方。就是习惯于把对方想象成难以沟通的混蛋。于是律师这个行业在现代社会崛起。一个普通的官司常常会打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最终的赢家只有司法系统。

第3选择不能解决所有诉讼问题,但如果可以耐心倾听对方,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双方愿意探索第3选择的话,很多诉讼都是可以避免的。

时代广场周围有着太多的利益方,业主,开发商,政府,环保人士,游客……

房产大亨德斯特协同了各方人士,明确了新建筑必须实现以下要求:

1,呈现优雅的特色,与曼哈顿以及布莱恩特公园商务区的氛围契合;

2,反映时代广场剧院繁荣,标识鲜明以及游客如织的热闹景象;

3,顺应环境的变化,彰显社会责任感,最大可能采取绿色环保措施;

4,吸引零售业入驻较低楼层,与新时代广场的顾客友好理念相一致。

当形成了这四条令各方都能满意的界定之后,剩下的事就由高超的设计师来逐渐实现了。时代广场从过去的高犯罪率地区成为美国最吸引游客的景点名单榜首。

我们通常把生活分成“工作”和“休息”,于是“不停地工作”和“退休后休息”成为了两种选择模式。

第3其实我们可以寻找第3选择:“做出贡献,享受人生”。

如果你有一个永久的使命,你就可以永远活在高潮中,选择奋斗,同时也是选择了享受。最重要的是,有个愿意为之奋斗的使命。

1.不骄傲自满,放下自己总是正确的想法。

2.学会说“对不起”。

3.快速宽恕被轻视的感觉。你可以选择是否被冒犯,如果你感觉被冒犯到,那么就别理会这种感觉。

4.不要给自己或他人太大的承诺,从小承诺开始。

5.顺其自然,继续远行。

6.广泛阅读。

7.每天尽量去锻炼身体。

8.保持充足的睡眠。

9.研读鼓舞人心或者神圣的作品。

10.给自己一些时间,安静的去思考。

11.对身边的人表达爱和谢意。

12.合理的运用你的双耳和嘴巴。

13.学会用时间、真心、宽容和肯定去慷慨待人。

14.不要去与别人比较。

15.心存感激,并且善于表达出来。

16.秉着无尽的热情去为他人发现和创造伟大的胜利。

17.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可以先休息一下。

18.如果真没办法达成协同,请记住在某些情况下“不交易”是最好的选择。

19.当涉及他人的应变能力、缺点和优点时,你要一笑而过。

20.永远不要忽视第3选择的可能性。

(From:樊登读书会)

《第3选择》读后感

    《第3选择》是林何凤老师在课堂中讲到同理心概念时推荐的一本书,选择了几个章节粗略读完,更深切的体会到:最好的选择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而是灰色、第3选择,其目标即是求同存异,实现双赢。

      第3选择即是解决冲突的更好的方法,面对选择,我们通常的选择是双向的,非己即彼。第3选择是为了通过协同,达到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

第3选择四个步骤:

1、看到自己

2、看到别人

”我看到你”思维模式与传统的“我对你有成见”思维模式形成鲜明对比。记住,我们的认知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着我们的结果。

“我看到你”思维模式关乎基本的人格问题。它关乎人类的爱、宽容、包容与诚实。带着“我对你有成见”的思维模式,我无法有完全的信任,无法发自内心地像维护自己的利益那样维护你的利益,这种情况下,第3选择是不可能实现的。当我审视你的时候,我只看到了“一方”的代表。可能我对你采取的行为是正确的,但我不会真正将你当作一个人来尊重。

3、同理心发言权杖(我找到你)

自我身份认知表现为我的观点、思想、天性,当然还有偏见。因此必须先有“我看到自己”和“我看到你”两种思维模式。“第3选择”思维要求深层次的安全感,后者来自对自我的现实认知,以及对自己的独特天赋与观点的欣赏。防御心态则正相反:它来自不安全感和自我欺骗,并把所有异见者视为“物”。

在处理冲突时,我们当别人发言的时候,我们通常想的是自己如何回应和反驳。我们观念中的水泥墙令人沮丧。只要墙体(自我防御、偏见)仍然矗立,我们就无法前进,直到我们中至少有一方愿意探索其他方法并且真正理解另外一方,即用同理心倾听寻求的是理解彼此的想法与感受,此时墙塌。

“发言权杖”的象征意义发人深省:

        无论是谁,只要他手中持有“发言权杖”,他就拥有话语权。只有持“发言权杖”的人才能发言,其他人必须保持安静。绑在“发言权杖”上的鹰羽,赋予发言人如实而明智发言的勇气与智慧;“发言权杖”尾端的兔子软毛提醒他,他的发言必须发自内心,必须柔和而温暖;

        “发言权杖沟通”的本质是用同理心倾听。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别人用同理心倾听,因为它是达到和平与协同的关键,而不是操纵别人的一种工具。海华沙之所以能够发泄他所有的孤独、愤怒与内疚,是因为和平使者愿意找到他,与他交谈,倾听他的心声。只有放下重担、释放自己之后,海华沙才愿意用心聆听和平使者的想法:“我的故事讲完了,让我来听一听你的故事吧。” 

      同理心不同于同情,后者指的是在冲突中赞同或转而支持另外一方。用同理心倾听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别人的观点,它表示我们在努力领会别人的观点,意味着聆听他人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以便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对方的感受。

      当你用同理心倾听他人的时候,你就给那个人提供了心理空气,在满足这种迫切需要之后,你就可以致力于解决问题。在冲突的世界里,太多的人感到自己被漠视、被剥夺权利,他们为被忽视或误解而沮丧。向前一步去倾听的人——真正的倾听——掌握着解开令人窒息的精神牢笼的钥匙

        积极倾听的技巧——折射情感、复述观点、克制性评判与评论——广为人知并且非常有益:每个人必须要陈述完前一个发言者的观点和感受并得到认可后才能发言。首先你会发现这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复述别人的观点很简单,但是捕捉别人的情感很难。不过,如果你一直坚持下去,你会达到同理心的境界。你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到他眼中的世界。

4、协同

一旦我们彼此充分理解,我们便开始寻求协同,寻找比我们各自能想到的更好的解决方案。协同是迅速而创造性地合作解决问题。

上表表明,协同模式与攻击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我攻击你”的思维模式是“我对你有成见”与“自我防御”这两种心态必然的逻辑结果。这是一种破坏性模式——它破坏了亲情、友情、企业、家庭、组织、国家乃至你的未来。如果我以这种思维模式看待你,那么就会看到一种成见,而不是活生生的人。你代表着一种思想意识,我无法忍受“你”,因为“你”全都是错误的。或者你作为一位妻子、丈夫、搭档或家庭成员威胁着我的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当我以这种思维模式对待你时,我会说什么呢?“我会找你算账的”、“这里容不下我们两个——要么你走,要么我走”。

        我可能会怜悯你,可能会试着改变你,让你用我的观点思考,但本质上说,你依然只代表某种我无法忍受的东西,我会选择忽略你、嘲笑你或贬损你来捍卫自己。最后一步就是直接攻击:我必须打倒你。光我赢是不够的:你必须被击溃。1加1等于0,因为我们玩的是归零游戏。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你和我在一起,除了战争,不可能产生任何其他结果。

      在攻击思维模式下,最好的结果就是妥协,也就是我们双方都会有所失。妥协就是1加1等于1.5。妥协不是协同。妥协一向声誉良好,人们认为达成妥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妥协不是协同。

      相比之下,与“我攻击你”对立的“我和你协同”思维模式,是“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以及“我找到你”思维模式的必然结果。一切始于对自己、对你的真正尊重:套用马丁·布伯的说法就是,我遇到你,却不利用你。接下来就是同理心阶段,在这一阶段要下定决心找出并理解真理的各个侧面。直到每个人都完全理解彼此的思想与情感之后,我才会继续协同下去。国际知名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奥拉西奥·法尔考教授是这样说的:“我用自己的行为展现自己,你不必怕我。你不必自我防御,因为我没有攻击你。你不必展示你的强权,因为我也没有这样做。”

        杰出的合气道大师理查德·穆恩这样说过:“在合气道中,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对抗别人的力量。永远不要反对别人的信仰或思想,这才是化解冲突的正途……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他人的思维、力量与心灵,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乐观并随机应变,从而带来形势的改变。”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协同需要的是“合气”而不是“气合”,需要的是真正的尊敬与同理心而不是阻击与进攻。

      综上, 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问自己是否关心的是事情的本质,有没有别的。然后别人发言的时候认真听,体会一下他说的问题,看自己能复述他的问题吗。最后出方案时,你是否补充了能双赢的一些小点,往这个方向靠近。最后大家协同承诺,坚持共同成长的思维。

一个第3选择思维者的成功将是由内而外的。以下这20件事情,对开发内部力量和安全感从而创造第3种选择非常有帮助。

1. 不骄傲自满,放下自己总是正确的想法。无论如何你掌握的现实总是局部的,如果你坚持一贯正确的理念,那么就无法实现情感上的突破,也无法获得创造性解决方案。

2. 学会说“对不起”。一旦你发现自己做错了或者伤害了某人,就要毫不犹豫地诚恳道歉,不要退缩,要负起该当的责任,并表达出你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3. 快速宽恕被轻视的感觉。请记住,你可以选择是否被冒犯;如果你感觉被冒犯到,那么就别理会它。

4. 不要给自己或他人太大的承诺。从小承诺开始,做出承诺,实现承诺,通过这样的模式进行下去,才能去设立和实现更大的承诺。这样你的诚信将成为你的可靠性和能力的最大资源。

5. 顺其自然,继续远行。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创造空间去反思世界的协同效应。

6. 广泛阅读是一种获得精神上共鸣的最好方式,也因此会产生第3选择。

7. 每天尽量去锻炼身体,吃健康的食物维持身体营养的均衡。身体是思想和精神的根本。

8. 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个小时。科学告诉我们,在睡眠中大脑可以产生新的连接,正因如此,我们会因为突然闪现的新念头而惊醒。你会发现自己更需要去创造第3选择来给自己的思想、精神和心灵补充能量。

9. 研读鼓舞人心或者神圣的作品。沉思、冥想或者祈祷,就会有新的领会。

10. 给自己一些时间,安静地去全面思考具有创造性的第3选择,去解决你面对的挑战。

11. 对身边的人表达爱和谢意。用心去倾听他们,花时间去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

12. 合理地运用你的双耳和嘴巴。

13. 学会用时间、真心、宽容和肯定去慷慨待人。在需要时用智慧和慷慨去分享你的这些资源。大方地原谅自己的过失与不足,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然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实力去展望未来,继续前行,所有这些将促使你获得丰富的精神财富。

14. 不要去与别人比较。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拥有无限的价值和巨大的潜力。在生活中给自己设定特殊的使命,只要它是真实可行的,就好好做自己,为人类服务。这个世界将会变得简单而又多彩。

15. 心存感激,并且善于表达出来。

16. 秉着无尽的热情去为他人发现和创造伟大的胜利。胜利会使他们获得和平、幸福和更多荣耀。这么做非常有感染力,你会发现别人也会为你创造同样的财富。这就是创造卓越协同效应的关键。

17. 当事情发展得不顺时,可以先休息一下,绕街区散个步,晚上睡个好觉,新的一天再用新鲜的角度去面对它。

18. 如果真没办法达成共赢,请记住在某些情况下“不交易”是最好的选择。

19. 当涉及他人的应变能力、缺点和优点时,你要一笑而过。当涉及你年少的行为时,提醒自己“这也可以翻篇了”。

20. 永远不要忽视第3选择的可能性。

通过获得这些个人的胜利,你会发现公众的胜利也随之而来。

最后,我要向读者表达我的爱,我信任你并相信你的潜力,我相信你会步入第3选择的生活道路,你会给世界带来美好。你是如此不可缺少,上帝保佑你。

——史蒂芬·R·科维

小学生读本叶圣陶第三编选一篇写读后感

以下是读后感写作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第三选择读后感

    听了读书会上分享的《第三选择》,感触良多。在当今的生活工作中,不管是对家人、朋友、同事、领导、下属还是客户,都需要不同的沟通过程,但往往有很多的结果,并不理想,不是我们预期的结果。这就说明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存在了太多的问题。

      听过《第三选择》后,才知道,原来沟通的技巧还有很多。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 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

      我们平常往往是以“我”的方式或以“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都达不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我们的面前总是充满难解、看似无解的问题。于是我们失望、决定放弃,或勉强接受一些最终还是会让自己觉得很糟的妥协。这时就不妨考虑用第3选择了,有没有一种更好更高明的方式解决双方的共同问题,从而达到双方的满意呢!第3选择可以用于多方面,比如教育孩子、客户谈判、领导沟通、跨部门交流、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等。它的步骤为:第一步,“找到我自己”,将自己视为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不受情绪控制。第二步,我看到你。视他人为人而非物,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要站在双方的站场上。第三步,我找到你。关乎找出冲突,而不是回避。回避往往是忍受或认同,这样就达不到双方的预期。第四步,我和你协同。最后这种思维模式关乎的是找出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协同的四个步骤。这一过程有助于你发挥协同原则的效。(1)表明寻找第 3选择的意愿;(2)界定每个人心中成功的标准;(3)寻找解决方案;(4)达成协同。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用同理心倾听。

    在人们的兴奋与激情里识别出第3选择,新的选择符合成功的标准。注意要避免将错误性妥协与协同相混淆。妥协令人满意,但并不让人感到快乐。妥协意味着人人都有损失,协同意味着人人都有赢的可能。把握好第3选择,将会让我们无往不利,走向成功。

相关文章

弱冠是多少岁

“弱冠”一词源于《周礼·天官·职方氏》:“弱冠者,二十而爵,三十而方。”意思是指二十岁时可以封爵,三十岁时可以担任官职。由此可见,...

祝福语大全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牛郎织女的诗句,古诗词中的爱情经典!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历史上无数的文学作品都以爱情为主题,其中又以古诗词中的爱情经典最为经典。古诗词中的爱情经典,如《离骚》中的“无可...

祝福语大全 2024-04-07 阅读2 评论0

你读完《青春之歌》后有什么感想?

作为一本畅销书,《青春之歌》已经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本关于青春、人生和爱情的启示录。读完这本书后...

祝福语大全 2024-04-07 阅读2 评论0

什么是执牛耳?它的含义是什么?

执牛耳这个词源于《论语》,其中孔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天...

祝福语大全 2024-04-06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