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的1919》有感
篇一:我的1919观后感 历史步伐回到了1919年,思绪也追溯到了巴黎和会上,乌云密布就一定预兆着悲剧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从这里站起来了,他们没有在和约上留下任何笔迹。一幅幅中国劳工在战争中受奴役的照片,清晰地可以看到他们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我的1919观后感150篇1 1919年,是残酷的战争结束的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我的1919》以外交官顾维钧的视角描述了当年中国外交在国际上的弱势,身为战胜国却仍然被帝国主义列强要求签订不平等条约,深刻诠释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但更多的,这部影片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不断觉醒,最终促成了拒签巴黎和约。
对于那些沉睡中的中国人,这只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小小话题,不会唤醒他们。觉醒的中国人有少了一个。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一九一九,正是我国内忧外患的灾难时期,国内军伐混战,各地拥兵自重相互争战,国外则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他们正在中国落多交通权,经济财政权,近而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主权要求,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源源落后于西方大国。
《我的1919》看了这部爱国电影,感触挺深的,不仅仅是因为顾维钧,也不仅仅是因为肖克俭,而是因为我是二十一世界的新青年,是祖国未来的一份子,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中国人。而我也相信,肯定会有很多有志青年和我有相同的感受。 《我的1919》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乱平息后的时代,1919承载了太多太多。
《我的1919》主要讲什么事情,详细一点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亦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与法、英、美、日各国斡旋,中去中国主权而却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
我们不禁要想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对,是中国在慢慢强大起来。 所以,我们只有铭记教训,强壮自己,中国才能走好,单靠满腔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九十几年前所发生的一切,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各种资料去了解,毕竟都是文字材料,显得比较单一,无法形成较深的共鸣,而《我的1919》这部影片则从一个亲历巴黎和会的我国资深外交官顾维钧的视角,带我们重温了那个年代发生的一切。
观看完电影《我的1919》,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是许多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这部电影加深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让我体会到那个时代带给中华民族的创伤与悲恸。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一九一九年,这个多事之秋,一九一九年,这一年,有屈辱的巴黎和会,这一年,有无奈的外交妥协,这一年,也爆发了举国震惊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年,勇敢的中国外交官在和会上奔走斡旋,这一年,无畏的中国人民在巴黎走上街头,洒着鲜血呐喊。
改写前:《我的1919》观后感4 改写后:在《我的1919》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严肃和个体的情感。影片通过顾维钧和肖克俭的形象,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爱国者。他们的故事激励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要有勇气捍卫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权益。
如何评价《我的1919》这部电影?
1、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维护祖国利益的事业中去了,实在无力为梅做些什么。如果不是为了祖国,事业和爱情哪个更重要?我认为,它们不该矛盾。当它们矛盾的时候,或许我会选择事业,但日后我会加倍补偿我的家人。可肖却没有机会了。
2、《我的1919》彰显了爱国主义,弘扬了主旋律;两部影片场面气势恢宏,情感与艺术水乳交融、震撼人心;都选择了“从个人角度回顾历史”的纪实性叙事手法,这对中国历史题材传统电影来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3、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这样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
4、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克评) 《我的1919》彰显了爱国主义,弘扬了主旋律;两部影片场面气势恢宏,情感与艺术水乳交融、震撼人心;都选择了“从个人角度回顾历史”的纪实性叙事手法,这对中国历史题材传统电影来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5、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
6、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