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苏雪林为何用了半辈子辱骂鲁迅?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喜欢文学的人都知道,在民国时期,苏雪林是用了半辈子去辱骂鲁迅的,这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苏雪林是非常崇拜鲁迅的,所以在发布散文集《绿天》的时候,将其寄给鲁迅,希望对方能够点评一二,谁知鲁迅并没有做出点评,甚至还非常冷淡的点了下头。其次苏雪林和杨荫榆是朋友关系,然而鲁迅公然批评杨荫榆,所以就代入自己。
众所周知,鲁迅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文学家,而且有很多的美好品质值得大家学习,同时更是有着无数经典的作品,供大家观摩揣测。在鲁迅去世的时候,即使跟鲁迅有过矛盾的大家,依旧表达自己的敬意,唯独苏雪林是一个例外。不仅去抨击这位民族骄傲,同时还将胡适和蔡元培也拖下了水,这都是因为嫉妒仇恨的心理。因为痛恨鲁迅没有指点自己的作品,另外也带着众多女同学去批判自己的朋友。
苏雪林的这个行为,小编还是不太能够理解的,活着不去谩骂,对方死了之后,公然在文学界里发布这样的作品,是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愤怒,而且胡适也是非常讨厌苏雪林这种泼妇一般的行径。但是她并没有反省自己,也并没有认为自己做的不对,反而以抨击鲁迅为己任,但是这样的行为,确实让她成为了整个文学界的笑柄。
虽然苏雪林是有一些才华的,但是这样的做法和小人并没有相应的差别,即使发布了那么多不好的作品,鲁迅依旧还是大家心目当中令人称赞的文学家,而苏雪林在大家看来,就是一个笑话而已。所以这样的事情也能够证明,苏雪林自身的心理是有一定问题的。毕竟崇拜鲁迅的人多的是,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小小的不出名的作家,去发表自己的评论。
跟丈夫同居不同寝,无爱24年的苏雪林,到底有多悲剧?
珈三杰之一的苏雪林被称之为文坛常青树。苏雪林身为苏轼的第三十四代后裔,虽为一介女流,但也继承了苏家的良好基因,能凭借一己之力跻身于民国文坛。
但就是这样一个文学才女,感情之路却令人瞠目——婚后与丈夫分居数十年,维持无爱婚姻长达24年,造成一场悲剧婚姻。
热爱读书的苏家之女
十七世纪末期很多人依旧是遵循旧礼,思想封建,所以即使苏雪林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的县城衙门之中,也依旧因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不能和兄弟一样前往祖父衙署设立的私塾中读书。
直到苏雪林七岁,才勉强进入私塾和男孩们跟读,生性好学的苏雪林便开始不明就里的自主背诵《三字经》等文学名著,即使是不解其意的读死书,但也体现了苏雪林想要与世俗抗争的决心。
等家族中男孩都去学校念书的时候,无奈辍学的她依旧没闲着,而是问家人借了几本通俗小说,以此来当做课本自学。
无师自通的苏雪林,不仅能读懂当年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三字经》,连四大名著甚至文言文版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都烂熟于心,深明其意。
一个人在书海遨游的苏雪林怡然自得,孤独的女孩找到了可以寄托自己心灵慰藉的地方。
读书改变命运,努力使人进步
1914年,苏雪林之父因工作而迁居,恰巧她林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叔叔思想开明劝说父亲,苏雪林才得以进入当地一个基督教办理的小学接受正式教育,主要是仿写古诗词。只不过半年之后,苏雪林又与母亲迁回村庄,被迫停学。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真心实意的人打开一扇窗。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恢复招生的消息印刷出报,苏雪林得知消息便开始低三下四且不厌其烦的说服封建思想的祖母以及顽固长辈。
期间苏雪林甚至想过自杀,因为如果她如果无法读书,也就失去了灵魂,活下来也是个废人。
好在苏雪林之母爱女心切,战胜了村里的顽固长辈,只身带着苏雪林以及她堂妹前往安庆省投考。
不久后苏雪林被高分录取,能诗善画的她在学校很是引人注目,在1919年,22岁的苏雪林又成为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的学生,两年后只身一人前往法国留学。
在法国留学期间,苏雪林不幸罹患了一次很严重的疾病。孤独无依的她一个人躺在医院里无人问津,直到一些天主教修女前来对其进行细心的照顾,才让她转危为安,直至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好在这些困难苏雪林都熬过来了,本以为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但父母对其婚姻的控制却令苏雪林的一生又平添诸多痛苦。
包办婚姻的无奈
即使是读书改变了苏雪林的命运,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八个字依旧是很多人无法摆脱的羁绊。苏雪林因禁不住父母的再三催促,匆忙回国与素不相识的五金商人之子张宝龄成婚。
虽然张宝龄也是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学院的高材生,也曾留学于美国,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理工课程,但对热爱传统文学的苏雪林来说两人根本不合适。博学多才的苏雪林在法国留学时也不乏追求者,因为婚约在身,只能全部推脱,父母之命难违。
苏雪林和张宝龄在完婚之前曾经有过书信交流,当时便发现两个人性情和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试图说服父母解除婚约,对此苏父回信呵斥表示不满,母亲则是打感情牌苦苦哀求女儿接受。
于是这位新女性为了满足父母意愿只好默认了这场毫无感情的包办婚姻。
文艺女和理工男鸿沟
张宝龄身为理工男更多的是理性甚至木讷,而文艺范的苏雪林则是感性以及浪漫主义风格。苏雪林回忆自己感叹花朵竟是如此美丽的时候,张宝龄会不识时务的来一句:花不过就是植物的生殖器罢了。
一下子就把气氛降到了冰点,让苏雪林大为不满。
刚结婚的两个人还是有着新鲜感的,对于在苏州天赐庄那一年的生活,苏雪林回忆觉得还是比较甜蜜的。
新鲜感过了之后,所有的矛盾问题全部显现了出来,两个人经常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张宝龄完全没有办法带给苏雪林想要的浪漫文艺感,他认为苏雪林所要求的一切都是无理取闹,根本不务实。
两个人甚至立下了约定,这份婚姻只是有名无实,你我二人性格不合,分居生活,即使是同居也要不同寝,各过各的生活,互不打扰。
十年的分隔,信守的承诺
就这样,夫妻二人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苏雪林在东吴大学担任教师,张宝龄则在上海船厂担任工程师。
虽然张宝龄也知道自己苏雪林不待见自己,但考虑到一个丈夫的责任,他依旧会每周前来看望妻子。两个人就这样维持着婚姻的空壳,彼此都没有提过离婚。
后来抗战爆发,苏雪林随着东吴大学避难南迁,与上海的张宝龄也被迫断了联系,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失联状态。
直至1942年,张宝龄来到武汉大学任教,夫妻二人才算是名义上的重聚,与此同时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和苏雪林口中截然不同的张宝龄。
杨静远在《我记忆中的苏先生(苏雪林)》一书中曾写到,张宝龄其实是一个很友善、好交谈的人,刚一认识就会和人讲故事。
在武大教书的三年,同事关系很好,甚至连学生都很喜欢这位老师,其实他在之前的工作岗位人缘都挺好的。
一辈子的约定
两人久别重逢,依然是同餐同聊,但就是同居不同寝。后来苏雪林前往了台湾,张宝龄留在了大陆,这一次分离就是永别,直至张宝龄去世,两人也都未能相见。
分隔两岸的两人也依旧没有提出离婚,都没有另寻新欢,彼此带着这层关系各自生活。
张宝龄病重,侄媳妇想要为他织一件毛衣保暖,因毛线不够想要拆同色羊毛围巾时被张宝龄情绪激动地制止,因为那是苏雪林织给他的,他要留作纪念。张宝龄甚至看着这条围巾泪目感叹,过去是自己对苏雪林不好,不懂浪漫,没能给她爱情。
苏雪林知道后也说自己后悔,在两人持续的这段长达24年的婚姻中也没能去尝试理解他,更没有说服自己享受他想要带给自己的幸福。
苏雪林在文学方面确实是个成功人士,但是依靠读书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她却没能将自己的感情之路铺平铺好,葬送了自己一辈子的爱情。
苏雪林为什么骂鲁迅?
谈及鲁迅先生,世人一定会对他报以最崇高的敬意,这位中国近代文学界里的泰斗级人物,一生写下的经典作品无数,鞭辟入里,引人深思。他曾经揭露过当时中国旧社会的种种恶习,使时人清醒,后人警觉,当时的文人或者后代学者都对这位文学大师崇拜不已。但当时却有一人在鲁迅先生逝世后,对他口诛笔伐、咒骂不断,这人便是女作家苏雪林。
苏雪林原名苏小梅,于1897年3月26日在浙江省瑞安县的县城衙门内出生,自幼就热爱文学,她所在的时代正处于各种思潮涌现的巨变时期,因此她得到了许多接受良好教育和先进思想的机会。长大后她考入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在校期间她凭借着自己极出色的文学艺术创作能力而引人注目。
1919年毕业后的苏雪林选择留在母校附小当老师。但不甘一生平庸的她再次选择升学,在与父母的多次争执后她成功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校国文系。胡适、周作人等知名教授曾教过苏雪林,且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时期,校园内陈腐的文学气息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鲜且先进的思想。
苏雪林在此良好的文学环境在开始用白话文创作,当时的鲁迅先生在文坛内极有名气,苏雪林对他也是敬仰不已。她在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作品后,在书的扉页写上“鲁迅先生校正,学生苏雪林谨赠”等字,可见她对鲁迅先生极为尊敬。
但在鲁迅先生逝世不足一个月后,苏雪林对鲁迅先生的态度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本的崇敬变成恶语相向。
“鲁迅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乡土文艺家,能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这是苏雪林曾写下的对鲁迅先生的赞语,而在鲁迅先生逝世后她却写下无数恶毒诬陷之辞—“褊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荏,无廉无耻”,“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让人瞠目结舌。
据闻,苏雪林的态度转变其实早有预兆,且起因是因苏雪林认为鲁迅先生视她为无物。《绿天》是苏雪林发行的第一部作品,当时作品一出版便受到众人的追捧,但鲁迅先生似乎对此不感兴趣。
在某一次文学聚会上,苏雪林遇到了景仰已久的鲁迅,且在出版社老总的介绍下,苏雪玲与鲁迅先生做了自我介绍,随后她伸出手想与鲁迅先生握手,但鲁迅先生却只是象征性地点了点头以示礼貌,并没有与她握手。一向心高气傲的苏雪玲在那一刻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她悬在半空中的手只得尴尬放下,从此之后她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一落千丈,认为他不过是个拜高踩低的俗人。
这件事情是目前世人公认最为可靠的说法之一,但苏雪林的确把自己半生的时间都用在构辞诬陷鲁迅先生上,曾在1967年把自己写下的对鲁迅先生的不敬之作集结成版,成了《我论鲁迅》一书。
苏雪林乃是思想激进的女子,其丈夫一直与她相处不睦,有一天他曾要求苏雪林为自己煮一碗热汤,但苏雪林却认为自己不是传统的劳动妇女,不肯做家务,于是拒绝了丈夫的要求。在此事不久后,苏雪林便与丈夫分居,此后终生都没有再寻找过伴侣,于1999年一人孤独老去。
苏雪林虽思想先进,文采斐然,但她也是一个会受世人唾骂的人,且不论她记恨鲁迅先生不与她握手一事是否属实,从她不肯为丈夫洗手作羹汤一事,就可知道她不过一个心高气傲的女子,夫妻在一起本就应该和睦相处,互相照顾,她却以自己是高知女性为由而拒绝了丈夫的要求,实在不该。这样心胸狭隘之人,必定为世人所不齿。
参考文献:
《一个真实的苏雪林》
苏雪林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苏雪林(1897年3月26 日 —1999年4月21日,享年102岁),原名苏小梅,乳名瑞奴、小妹,学名小梅,字雪林,笔名瑞奴、瑞庐、小妹、绿漪、灵芬、老梅等。后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将“小”字省去,改为苏梅。由法回国后,又以字为名,即苏雪林。籍贯安徽太平县岭下村,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
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
苏雪林的学术研究,大量的时间花在考据上,多年来她在枯燥、乏味的考据中,得到了比写作还大的满足。她说:“这是一种发现的满足。”
《蝉蜕集》(1945年,重庆商务印书馆)由几个短篇历史小说合集而成,其中多数故事取材于作家的《南明忠烈传》,成书于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之时,作家以历史故事,借古寓今,对抗战中种种丑恶现象,进行无情鞭挞,态度鲜明,笔锋锐利。
《试看红楼梦的真面目》(1967年,文星书店)
苏雪林在自己写作的同时还不断关注同时代作家的创作情况:
《论李金发的诗》《论闻一多的诗》《论朱湘的诗》《沈从文论》《郁达夫论》《王鲁彦与许钦文》《多角恋爱小说家张资平》《林琴南先生》《周作人先生研究》《〈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俞平伯和他几个朋友的散文》《关于庐隐的回忆》《记袁昌英先生》《其人其文凌叔华》《胡适的诗》《我论鲁迅》《我所认识的女诗人冰心》等,其中部分文章结集为《文坛话旧》(1969年,传记文学出版)。从中不难看出,活跃在“五四”前后文坛上的许多作家及其作品,苏雪林都一一进行论述。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褒或贬,不免失之偏颇,一些过火的言辞也时而流露于笔端。
1925年,苏雪林从法国归来后,创作欲望更加强烈,速度惊人,出版的文艺创作有:
散文集《绿天》(1928年,北新书局出版)收录散文《绿天》《鸽儿的通信》《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我们的秋天》《收获》《小猫》六篇,该书出版后,于1929年、1930年、1937年、1955年、1959年十多次再版。书中描写了女主人公的婚后生活,热烈而甜蜜,表现手法细腻,犹如一幅柔美的工笔画。尤其是其中的一篇《鸽儿的通信》,作家以书简的形式,描写并抒发了主人公对旅居海外丈夫的怀念之情,富有诗意。在描写手法上,既不同于冰心写意的柔婉,也有别于丁玲火山爆发式的浓烈。
自传体小说《棘心》(1929年,北新书局出版)
这两部书是苏雪林文艺创作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之作,均以“绿漪”署名。书中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生活和她自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李义山恋爱事迹考》(1927年,北新书局),后改名为《玉溪诗谜》。
苏雪林《溪水》及导读
我们携着手走进林子,溪水漾着笑涡,似乎欢迎我们的双影。这道溪流,本来温柔得像少女般可爱,但不知何时流入深林,她的身体便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间。
早晨时她不能再向玫瑰色的朝阳微笑,夜深时不能和娟娟的月儿谈心,她的明澈莹晶的眼波,渐渐变成忧郁的深蓝色,时时凄咽着忧伤的调子,她是如何的沉闷呵!在夏天的时候。
几番秋雨之后,溪水涨了几篙;早凋的梧楸,飞尽了翠叶;黄金色的晓霞,从杈枒树隙里,深入溪中;泼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
现在,水恢复从前活泼和快乐了,一面疾忙的向前走着,一面还要和沿途遇见的落叶、枯枝……淘气。
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狯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亲出来游玩,走到半路上,风偷偷儿溜走了,他便一交跌在溪水里。
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
水是这样欢喜捉弄人的,但流到坝塘边,她自己的魔难也来了。你记得么?坝下边不是有许多大石头,阻住水的去路?水初流到石边时,还是不经意的涎着脸撒娇撒痴的要求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不理。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突过去;冲突激烈时,浅碧的衣裳袒开了,露出雪白的胸臂,肺叶收放,呼吸极其急促,发出怒吼的声音来,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
噼噼啪啪,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她真的怒了,不是儿戏。
谁说石头是始终顽固的呢?巴掌来得狠了,也不得不低头躲避。于是水安然渡过难关了。
她虽然得胜了,然而弄得异常疲倦,曳了浅碧的衣裳去时,我们还听见她断续的喘息声。
我们到树林中来,总要到这坝塘边参观水石的争执,一坐总是一两个钟头。
寻找“溪水”背后的寓意
——《溪水》导读
吴应海
这是一篇以溪水为描写对象的散文。从小在景色优美的皖南乡村长大的女作家苏雪林,热爱着大自然中的一切。而在众多自然景象中,于山间蜿蜒流淌、一路欢歌的溪水,无疑会格外惹人喜爱。苏雪林把目光投向溪水,然后让溪水化成文字,从自己的笔下汩汩流出。
文章开篇就不同凡响。作者把溪水比喻成少女,不写她的欢乐,而写她的忧郁,写她的沉闷,因为这道溪流,“不知何时流入深林”,“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间”。所以溪水明澈莹晶的眼波变了,“时时凄咽着忧伤的调子”。此情此景,让对溪水怀着美好印象的读者一下心疼起来,禁不住担忧起溪水的命运。
苏雪林对读者的这种急迫心情了如指掌。所以她迅速切换镜头,让“溪水长了几篙”,然后,活泼而快乐地,急急忙忙向前奔走。读者的心也随之一下轻松起来,跟随着作者的笔触,去欣赏一路的风景。
后来作者的文字变得更加轻松活泼,描写也变得极其生动。那一不小心跌落水中的红叶,先是被“推到一个漩涡里”,“滴滴溜溜地打圆转儿”,“急得几乎哭出来”;而后“水笑嘻嘻地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地逃走了”,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一幅画面,溪水的顽皮,红叶的窘迫,跃然纸上,令人忍俊不禁。
可就在读者沉浸在这优美的文字和童话般的意境中时,溪水的命运突然发生变化——她遇到了坝塘,遇到了拦路的石头。于是一场搏击不可避免地上演了。溪水的刚性逐渐取代柔性,她以自己的勇敢、顽强,战胜了前进路上的障碍物,最终得以继续前行。当溪水继续向前时,读者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一丝微笑在脸上绽放。
然而,阅读此文,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这种欣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看似寻常的溪水之后,还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溪水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困难、挫折必不可少。这时候,你就得抗争,就得勇往直前。而这,正是《溪水》一文深受无数人喜爱的重要原因所在。
其实,不只是读《溪水》,读所有咏物抒情散文时,我们都应努力去挖一挖景物背后蕴含的深意。
苏雪林为什么会骂了鲁迅半个世纪?她活得好吗?
说到民国的才女,我们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林徽因等人,但是有一人因为她自身的原因,外界对她的宣传比较少,这个人就是苏雪林。苏雪林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她写下过很多优秀的作品,可以说是文坛的一棵常青树。但是同时有一点也是被人深刻记住的,就是他是“反鲁迅第一人”。她之所以反鲁迅,痛骂鲁迅,是跟一次文人的聚会有关的,这一次聚会使得她对鲁迅的印象发生了改变。
苏雪林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中,她的爷爷在晚晴的时候曾经担任过一个比较小的官吏。家里人给苏雪林取了一个小名叫做瑞奴。当时这个“奴”并不是奴隶的意思,而是对于孩子的一种疼爱。她一生都是从事着教书行业,并且一直在文学方面也有着不小的成就。所以她留下了1000多万字的自己亲手写的著作。他一直从事教书和创作的工作,一直到1999年去世。
苏雪林对于鲁迅一开始是比较敬畏的,甚至自称是鲁迅的学生。但是当鲁迅去世之后,他却开始抨击鲁迅,引起一片哗然。起因大概是当时的苏雪林送给鲁迅自己写的散文集,希望鲁迅指正,三天后在一个饭局上面,很多出名的作家都友好跟苏雪林握手,唯有鲁迅当时没有起身和她握手,只是微微点点头。可能这就是让苏雪林对鲁迅态度转变的一个原因。至于是不是这样就未从得知了。
苏雪林一生过的还算是比较平稳,有着自己的事业,写下了一千万字的著作,这些都足够让她被称为是才女。只不过她一生中也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抨击和谩骂鲁迅的,或许这是她没有林徽因等人出名的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