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观后感(戒色心得戒色两年回顾)

新原 2023-05-1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Samsara》——色与空的困惑(深度观后感)

如果Samsara对大家来说比较陌生,那这部片子还有一个更脍炙人口的称呼——“钟丽缇版《色戒》”。

这片子,本人已经接触很多年了,也看过好几遍,每次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但并不太喜欢用“色戒”来称呼它,因为这个名字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比较贴切,可终归还是有些片面了——Samsara本是 轮回 之意。

达世是位自幼出家的年轻僧人,闭关修行三年三月三周三天,又被活佛钦点参加祭礼,就算称不上是“得道高僧”,却也算是位“高僧”了——Samsara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高僧的困惑,他的困惑有很多,包括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诚如片子的中文译名告诉大家的一样,困惑的重点包括情欲——所以 本文标题中的“色”是一语双关,既代表了各种物欲,也代表了情欲 。

故事的开篇便是寺里的僧人去闭关地点接达世,路上遇到一只鹰抓起石头砸死了一只羊;回来的路上,达世懒洋洋地趴在马背上,看到眼前的玛尼堆里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 “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 。

回到寺庙后,恰巧遇到一个父亲送几岁的小儿子来修行,孩子不舍大哭,师弟笑着问达世,你当年有没有这样哭过,达世沉默了。

达世这样的僧人是很受器重的,然而尴尬的事情出现了——回寺的当天晚上他发生了梦遗。师弟发现了这件事,但默不作声;第二天早上醒来达世惊慌失措,赶紧去洗衣物(师弟刚好在一旁跟刚出家的小孩子讲佛陀出家的故事)。

几天后的祭礼上,发生了更匪夷所思的事,众僧人带着面具举行祭礼,面具下的达世突然看到一位母亲在哺乳孩子,一下竟看得出神愣在了原地!这是相当失礼和亵渎的行为,但活佛并没有责怪他,只是说他需要呼吸新鲜空气,让师傅第二天带他参加丰收节。

对于自己接连的“可耻”行为,达世十分羞愧,但命运似乎并没打算放过他,在丰收节上邂逅了美丽的少女琶玛,达世顿时魂不守舍,二十年修行几乎毁于一旦——他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陷入巨大的挣扎和痛苦——尘世为何对他这样一个修行者有这样巨大的吸引力……

师傅和师弟都发现了达世心里的秘密,想劝他回头是岸,师傅更是让他独自去了一处悬壁寺窟,里面有一个哑巴老僧,给达世看了窟里珍藏的春宫图,变换角度却发现图上的男女变成骷髅或形槁的妖魔,似是在用不净观告诉达世,自己心里念的美女不过是一堆革囊众秽红粉骷髅,看透这一层便不应再抱有执念(所以那老僧在给达世看画的时候状态才会如此轻松自在)。

而那副“触处是道场”的字,以本人理解就是在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所能触到的,哪怕是你所能看到的,是真实存在的吗?

本以为达世会有所动摇,结果回去以后立马在佛祖塑像和师傅面前委屈地道出自己的困惑:佛陀在29岁出家前一直过着世俗生活,而他达世5岁便出了家,过着佛陀遁世后的苦行生活。那人们怎知佛陀的觉悟不是由世俗生活引起的?

他还不平地质问师傅,遵守僧人戒律后,应许给他的自由在哪里,他们矢志禁欲,但应许给他的满足在哪里。佛陀也曾说过,人们不应道听途说而接受他的教诲,除非你能明白他的立场。我们必须抛开成见,才可真正学习,有些东西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师傅也没多说什么,便让达世还俗了。

于是达世离开寺庙前往村庄“入世”,途经一条河流,在里面沐浴后换上世俗着装。

有意思的是,尾随他出来那只寺庙里的黑狗,看到他的新造型后竟然不认得般狂吠不止,然后头也不回跑开了。

然后达世就在村庄里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世俗生活,然而好歹还做过喇嘛的他,所作所为竟比平常人还要世俗得多。

先是跟琶玛发生野合,从勤劳的青年也马扬那里横刀夺爱,跟琶玛成婚后夫妻生活也相当放纵。

然后是公然挑战谷物中间商杜华。

事情大概是这样,达世所在村庄很偏远,交通十分不便,杜华每年会进村采买谷物运出去卖,常年来与村民已经建立了信任和良好的交易规则,但达世当众揭穿对方称重的时候耍了心眼,双方不欢而散,杜华更撂下狠话让达世家准备更大的粮仓,因为他家的粮食不会有人收了。

达世却不顾也马扬和琶玛的反对,撺掇老丈人把粮食运到城里去卖,开始老丈人还很不高兴,质疑他怎么知道城里人会买他们的东西,结果进城(先骑马下山到大路边,再乘巴士绕着盘山公路进城)卖的价钱竟比杜华给的高出两倍。

来年收粮食的时候,他又跟琶玛提议裁剪帮佣,因为觉得不需要那么多人,完全是浪费钱财,琶玛开始并未回答他,只是在孩子们面前举起一根树枝扔到溪流里,问他们觉得树枝会怎么样,孩子们给出了若干种猜想,但琶玛最后说:它会流进大海。

其间达世还跟着她追问帮佣之事,琶玛只是有些反感和不解地说道:为什么你突然迫害可怜的工人!

杜华又进村了,有了之前吃的甜头,达世极力劝阻村民们把粮食卖给杜华。

这样看来,达世似乎比当地村民都要聪明、有见识、有头脑,但村民们尤其是也马扬却很看不惯他的做法,认为杜华来收粮食对整个村子都是好事,而达世破坏了传统和规则。其实我头一次看这电影,在这一段也有些不理解也马扬,他一个年轻人为什么如此安于现状没有点儿追求——达世明明已经证明了把粮食卖给杜华是“吃亏”的,为什么村民们不团结起来对付杜华呢!

(但后来逐渐理解了,村里还有很多劳动力不充足的家庭,让他们出去折腾卖粮食是不现实的,只能依赖进村收粮的中间商,而达世的行为得罪了中间商,很可能导致再无人进村收粮。从经济学角度看,正是有了中间商的存在,村民才不必为存粮、货物流通、寻找销路等操心烦恼,中间商只是为他们提供了服务,让货物更加高效地流通起来,赚了自己该赚的那部分钱,不存在谁占了谁便宜这一说。)

然后达世家的谷物场起了大火,粮食烧为灰烬,全村的人都来帮着救火,他却跟也马扬扭打做一团,执意认为是也马扬放的火。

也马扬说自己没放火,达世又怒气冲冲骑马闯进镇子里找杜华撒野。这里有个细节,达世进屋走到坐着的杜华面前,把杜华的儿子抱起来挂在钩子上,孩子哭他还恐吓不让哭orz这人果真曾经是“高僧”吗← ←完全就是个一点也不善良的怪蜀黍!

结果被胖揍一顿赶了出来。杜华对他道:蠢材,去问邻居吧。你以为我会烧你田地?这里没人会做这种事,成熟点!

因为达世受了伤,琶玛就带着儿子进城卖粮,达世竟然跟帮佣的女工偷情,听见远处传来的铃响,知是妻儿归来便草草收场,有些狼狈地穿好衣服后,女工淡定地对他讲:为什么这么担心,她说过迟早会发生~然后从容开门出去跟琶玛打了招呼后离开。

接着师弟来访,告诉达世师傅去世的消息,并交给他一封信,信上师傅说自己业未完成,还将轮回,他们还会见面,希望届时达世告诉他,在满足一千个欲望和战胜一个欲望之间,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达世心事重重回到家里,在楼上看到女工在和琶玛告别——她要出嫁了,往后不会再来。达世突然注意到房梁上的一小段红布,那是他跟女工偷情时留下的,被风吹落在地……

天还未亮,达世便起身告别熟睡的妻儿,独自背上行囊出了门,他路过了刚进村时路过的那条河,并在里面沐浴,然后剃掉长发换上僧装。

他一路跋山涉水,状态似乎很是放松,路过当年那个玛尼堆时,竟遇上了琶玛。

琶玛没有直接挽留达世,只是对他讲述了佛陀之妻耶输陀罗的遭遇——当年佛陀便是大晚上离开家,抛妻弃子去参悟佛法的。

琶玛说,耶输陀罗满怀慈悲之心,关怀病人,先于佛陀救治他们,早于佛陀理解民间疾苦,说不定佛陀的觉悟就是由她启发的。或许耶输陀罗也曾早于佛陀想过抛夫弃子去修行呢!人们又怎知佛陀离开后,耶输陀罗没有愤怒、寂寞和悲苦呢;儿子问起父亲在哪儿时,她又该如何回答呢。没有母亲会离开自己的孩子,只有男人做得到!

然后她对达世道:达世,若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那你在今生,以这副躯体便可成佛。

达世痛哭着说要跟琶玛回去,但琶玛却骑上马离他而去。

达世痛不欲生地在地上哭泣一阵,突然看见玛尼堆上一开始见到过的那块石头,于是起身去将它翻过来,上面写着“让它流入大海”。

一只鹰从达世头顶盘旋而去,这一次,它没有丢石头。

好了,整个故事梳理完了,现在来聊聊本人的想法。

其一

达世作为一个“高僧”,自己参不透佛法的真谛,抵抗不了世俗生活的诱惑,还怪修行路径出了偏差,一心想要在还俗“体验”,这已经很荒诞了。还俗后竟然比别的“世俗人”(琶玛、也马扬、其他村民)更加世俗,他精明、贪婪、凡事斤斤计较,在原本朴实平静的村庄掀起波澜;既然已经有了家室,不好好担起责任,却又为循着佛陀的修行路径,竟然抛妻弃子再度出家,这种为了抛弃而抛弃的行为,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可以说是毫无意义——他以为自己在遵循佛陀的轨迹,这样便是修行的出路,然只是东施效颦,只学其形而无其韵——琶玛的修为都比他高!

为“僧”的时候不好好做“僧”,为“人”的时候不好好做“人”,总体来讲,达世是失败的。

这样的人,就算再度出家,也不太可能参透佛法真谛而有机会涅槃,只能在无涯苦海中继续修行,他还会继续 轮回 ——对于佛家来说,无论是做僧,还是当世俗人,贫穷或富贵,活着或死了,本质上皆是苦海,不会因为日子好过,死得风光,就不叫苦海——或许他沐浴剃度后照的那面破镜子就是最好的预示。

关于轮回的暗示,电影里给出了很多,比如开头和结尾天空中的鹰,达世从出世到入世再到出世,以及他沐浴的那条河,那块两面写着一问一答的石头,甚至达世和那个被父亲送进寺庙的小男孩,佛陀和达世,耶输陀罗和琶玛等等。

当然也有明示的,就是师傅在信中说自己业未完成,他还将轮回——不知读者有没有注意到,我在说师傅不在的时候用的是 去世 ,而非 圆寂 ,因为去世只是代表这一生结束了,但并未脱离苦海,还会轮回;而圆寂即是涅槃,完全跳脱出了苦海,不存在轮回一说了。

其二

轮回讨论完了,再来看看 色与空 。

达世做僧的时候,困惑于自己没有世俗生活而修不成真经,以修行为名贪恋世俗生活与美色;做世俗人的时候,他又开始惦记着佛法,想循着佛陀的老路寻找修行的出路——对于物质和美色的贪恋是执念,难道对于佛法的渴求就不是执念了?!

从般若空观的角度来讲,本人并不认同琶玛的那句“若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那你在今生,以这副躯体便可成佛”。

让我们重温《金刚经》里面那句经典三段式:佛说佛法,是名佛法,既非佛法——这无非是从一种执念掉进了另一种执念,仍然是 着相 ,仍然离真谛十万八千里。

“让它流入大海”这句话似乎很重要,大概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想到些什么,本人每次也都会想一下,而且真的会有不同想法。

这次的想法是这样:流入大海就是寻找自己的同类—— 要出世当和尚,就好好当和尚;要入世当世俗人,就好好当世俗人。

出世入世都是修行,你的处境并不是关键,不要朝三暮四想东想西,执念太深,对于哪种修行方式都不是什么好事。

修行与场地无关,与所见所闻所触也无关,这便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其三

有人认为这部片子有反佛倾向。

本人也不好妄下论断,只是分享一点感受吧。

首先。“让它流入大海”这句话,上面给出了色与空的理解方式,其实本人觉得还可以有别的理解方式:就顺着“要出世当和尚,就好好当和尚;要入世当世俗人,就好好当世俗人”的思路,往另一个方向想,好好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想得太复杂,管它什么修行,什么佛啊,道啊,色啊,空啊的,当和尚是这一生,当世俗人也是这一生,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次。琶玛对于佛陀和耶输陀罗的那段见解,想要理解为控诉佛陀和达世残酷无情,质疑安居乐业守着家人和抛妻弃子寻求真谛哪个更重要,其实是可以的_(:з」∠)_

再次。这是本人无意中发现的一个小细节,也不知道导演是有意还是无心。

最后琶玛在跟达世讲佛陀和耶输陀罗的时候,一直在围着达世绕圈,就像是在转经,考虑到他们面前是玛尼堆,达世的僧人身份,以及讨论的话题,姑且把这个绕圈当做一种宗教性的吧w

然而不对劲的地方在于,琶玛绕的是逆时针,这跟我所了解的顺时针习惯不太一样!

考虑到故事发生在印度,万一我自己没有见识,人家那边就是逆时针的呢?于是查了一下,发现果然不同教派转圈方向真的会有差别!

重点来了,我想起前面达世参加祭礼的时候僧人们跳舞,他们转圈的方向该是最正确的,于是倒回去看——果然是顺时针!

好了,点到为止w

所以,本文简介才会是那句“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部《色戒》”吧~

2020.4.29

戒烟的观后感范文5篇

我们应该抵制他人或熟人吸烟。对烟草说“不”,对身边抽烟的人说“不”,告诉他吸烟的危害,大力宣传烟草危害健康的知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戒烟的 观后感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戒烟的观后感范文1

世界上因为吸烟而死的人越来越频繁,是烟,夺走了人们宝贵的生命;有的人,烟瘾难耐,痛苦的要死,每每看到这一幕,心中就隐隐作痛,可是,他们想过没有,是他们吸烟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吸烟真不好,坏处多了去了。每当你吸一根烟,寿命就会减短3秒,对肺更是不好,我们可以观察,吸烟和没吸烟的人的肺是不一样的;喉咙也不例外,经常会又沙哑又疼痛,有时,还会难受的说不出话来。最重要的还是费钱啊,你们哪一个人吸烟不花钱,哪一个人不去买烟?买烟得花钱吧!吸烟,不光对自身不好,对他人也不好,当你在别人旁边吸烟时,多少人也吸了二手烟,多少人被呛得流泪,多少人被呛得“咳咳咳”而咳嗽,多少人,你们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吧!

有时,我就纳闷,烟盒上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有益健康。”“吸烟有害健康,戒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既然你们都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害,戒烟有益健康,那为什么还要 生产烟呢?有的人不自觉,怎么也戒不了,那你们不生产了,他们想吸也吸不成了,不就戒烟了嘛!

戒烟的观后感范文2

“大烟鬼”的美称,非我爸爸莫属,他一天能抽几十支烟。我妈妈曾苦口婆心地劝他,他却左耳进右耳出。我再也忍不住了,因为抽烟既影响了全家人的身体健康,又浪费金钱。“我要为爸爸戒烟!”一个坚定的念头出现在我脑海里。

首先,我使出“藏烟计”,把爸爸所有的烟都藏起来,可是烟又被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找出来,抽了个痛快。只见他漫不经心地吸一口,吐一口烟云,啊,顿时家里仿佛成了“天堂”,他也仿佛在腾云驾雾,而我们就只好咳嗽连连,痛苦不已。

我气得暴跳如雷,只好下了一个规定:抽一支烟罚十元钱。我和妈妈严格监督,爸爸这下可不能大摇大摆地抽烟了。这条规定一下,爸爸好像真的戒了烟,在我和妈妈面前再也没抽过,可是我经常看见他一有空就鬼鬼祟祟地钻进厕所里,这引起了我的疑心。有一次,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厕所,推开门走进去,一股刺鼻的烟味迎面而来,果然不出我料,爸爸在厕所里津津有味地抽烟呢。十元到手了,可是爸爸怎么也戒不掉烟瘾,怎么办呢?我绞尽脑汁,终于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一个星期天,我们都在家,我拿起一张写着抽烟害处的报纸给爸爸,他走进房间在里面细读。过了十分钟,爸爸从房间里走出来,郑重地说:“我要戒烟!”全家人惊呆了。“我要戒烟!”爸爸提高声音再次说。啊!这句话虽然短,但是我高兴极了,我前面的努力总算没白费。后来,在爸爸戒烟的日子里,他并不好过,看着他痛苦的样子,妈妈心疼地说:“忍不住就抽吧。”可爸爸却坚定地说:“为了戒烟成功,我要坚持到底!”

终于,爸爸真的戒烟了,我不但去掉了爸爸“大烟鬼”的美称,还为全家人的身体健康做了好事,真是一举两得啊!

戒烟的观后感范文3

我有一个和蔼可亲的爸爸,他有一双大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儿,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张嘴巴还有另一特长,那就是一有时间就“吞云吐雾”。

在我心目中爸爸什么都好,就是爱抽烟。别看我爸爸年龄不算大,但他的烟瘾可大了,至于他的烟龄,估计也该有20年了吧。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可是烟不离手,抽烟几乎就是他的工作,只有吃饭和睡觉时不抽。烟--仿佛就是您的“掌上明珠”,丢了它,您就像丢了魂儿一样,六神无主。

一天,我和妈妈吃完饭,我刚走近卧室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烟味儿,害得我咳嗽起来。妈妈听到我咳嗽的声音,连忙问:“怎么了?”于是,我把爸爸在房间抽烟的事告诉了妈妈,只见爸爸还在一边看电视,一边在美美的享受他“掌上明珠”呢。妈妈怒气冲冲地走进卧室,大声对爸爸说道:“别抽了,你不知道二手烟的危害吗?” (最新报道二手烟导致: 儿童 中耳炎,扁桃体炎,慢性咽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二手烟附着在衣服上可以长达二十天!!)“行、行、行,不抽了,不抽了,这下总行了吧!”爸爸说道。

烟这种东西真有那么好抽吗?为什么这么多人爱抽烟呢,尤其爸爸对烟的执着。每个人都知道吸烟的危害,不仅能降低人体免疫力,而且还会引发种.种疾病,可是为什么就是明知故犯呢?爸爸,您知道吗?据我调查:香烟燃烧时会形成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致癌、促癌物就多达30余种。还有临床研究表明:有90%的肺癌、75%肺气肿和25%的冠心病是由吸烟造成。这些数据是多么可怕啊!爸爸,您难道毫无畏惧吗?

爸爸,请你别再抽烟了!这句话我不知对您说过多少次了。为了健康,为了让房间的空气更加清新,我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戒烟的观后感范文4

我的舅舅特别喜欢抽烟,他每天都要抽很多支。

这天,我看到舅舅边抽烟边咳嗽。我走过去问舅舅:“你抽烟是不是很舒适呢?”他点点头,笑容可掬地说:“ 可不是吗,烟可香了,而且能提神。”可是当我看到他手指夹烟的部位,被熏得又硬又黄;讲话的时候,嘴里臭气熏天,牙齿也变得又黄又黑,他抽出的烟雾也把我们熏得鼻子发痒,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我明白烟不是个好东西。

随着他一阵剧烈的咳嗽,姥姥生气的说:“别抽了,这样下去肯定会得肺病的。抽烟费钱又费时,自己又活受罪。给你讲过很多次,你哪一次听过?”舅舅听了很不耐烦,但他的烟还是不离嘴。我想:舅舅这样固执的抽烟,一定是上了瘾,多年的坏习惯很难改掉。我下决心要帮舅舅改掉这个坏习惯,把他的烟魔赶走。

首先我要让他知道抽烟的危害。我查阅了烟的资料,告诉他烟的危害:它能使人体缺氧;是造成心脏血管阻塞、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帮凶。会对眼睛、鼻腔和咽喉产生刺激;也会刺激支气管黏膜下腺体的分泌,导致急性支气管发炎及慢性支气管炎……舅舅听了瞪大眼睛,小声嘀咕着:“难怪我现在不但有高血压,咳嗽也加重了,要是在吸下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的?”

我接着说:“你吐出的烟雾被周围的人吸进去,对他们的危害也很大,特别是对儿童,会引发儿童哮喘、气管炎、肺炎和耳部炎症等。那些有害物质落在衣服上很难被洗掉。”

其次,我从外面的树上,把它戳了很多洞,并拿着这片叶子在舅舅的眼前晃了晃告诉他,抽烟者的肺部就是这个样子的。舅舅真的被吓住了,决定要戒烟。

最后,我给舅舅买了瓜子等零食,让他想抽的时候吃点零食;我 还 发动他周围的人监督舅舅,让他远离香烟。舅舅喜欢钓鱼,这样可以锻炼他戒烟的意志。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舅舅终于戒掉了香烟,他的咳嗽也减轻了很多,我们都很开心。

我要呼吁抽烟的人,停止抽烟,多一份健康,多一份快乐。

戒烟的观后感范文5

晚饭过后,我们全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正在厨房洗碗。

爸爸见妈妈不在,便从口袋里拿一根烟,掏出打火机,“嘭”的一声,烟点着了,爸爸津津有味地吸着,嘴里还说:“饭后一支烟,生活赛神仙。”“吸吸吸,你就知道吸!”妈妈生气的走出厨房。这时爸爸嬉皮笑脸的对妈妈说:“就吸一根,没事。”妈妈又说:“你吸一根烟,我们全家都得吸你的毒。” “那把窗户打开不就行了吗?”爸爸狡辩说。“光打开窗户有什么用,你不还能吸着毒吗?”爸爸又嬉皮笑脸的对妈妈说:“吸一根没有事,我们单位看大门的老王20岁就开始吸烟了,一直吸到现在,他现在都70岁了,身体还好的,我才40多岁,吸几根烟没事的。”就这句话可把妈妈惹火了,妈妈生气的走到爸爸面前把爸爸嘴里的烟拿着往地下一摔,还踩了一脚,爸爸生气的把烟盒往桌子上一摔说:“你想干什么”?眼看一场家庭大战要开始了。我跑到妈妈面前把妈妈推到厨房里洗碗去了,我又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你可知道吸烟的危害吗?我们老师对我们讲过,吸烟有三个害处:一、有害身体;二、浪费财产;三、容易引起火灾。你就听听我们的劝告,别再吸了。”

爸爸说:“好儿子,我听你的,我以后再也不吸烟了,从今天开始我戒烟”。

一场风波过后,全家人又和谐相处了。

戒烟的观后感范文5篇相关 文章 :

★ 戒烟活动总结5篇精选

★ 色戒观后感范文5篇

★ 禁烟的心得感悟范文

★ 禁烟心得体会作文500字

★ 劝说戒烟的作文5篇

★ 关于戒烟英语作文精选5篇

★ 戒烟一封信600字最新精选5篇范文

★ 关于学生戒烟的演讲稿5篇

★ 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范文5篇

《色戒》带给你什么感触?

如果【色戒】不是李安作品,如果不是梁朝伟主演,又或者不是改编自张爱玲小说,更或者片名不带个色字。它还会那么有名吗?还能获那么多奖吗?如果上述的如果都不存在,【色戒】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普通的三级片而已。影片问世已多年,时至今日人们关注的仍然是梁朝伟和汤唯的几段情欲戏。甚至于焦点在是不是真做了,其他的什么艺术层面的,什么激动人心的情节,都是鲜有人论道。实事求是讲,李安的确很有才华。如果多费些心思改造一下剧情,即使删掉那些情欲戏,仍然会成为一部很精彩的影片。但彼时,他就是要拍一部这个类型的,梁朝伟就是要演一种这个类型的。以二人的名气和身价,不必用这来哗众取宠,就是想换个风格,改改口味。二人可能都不太认真,但影坛认真了,观众也认真了。

色戒观后感范文5篇

色戒观后感

我是一直等到《色戒》的清晰完整版出来以后才看的,因为对李安的信任,我不相信被剪去的那二十分钟是可有可无的,以李安的地位、声望,还用得着那些香艳的镜头来作卖点?如果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子,我不想看到一个支离破碎、灵魂残缺的东西。

首先,别说什么国恨家愁、为汉奸唱赞歌之类的话了,张爱玲的东西什么时候是红色的、革命的?她与胡兰成的爱恨纠缠又何曾沾染过政治的气息,对她而言,什么样的环境都不过是她的小说背景罢了。她只是个特立独行的女人,冷冷得写着那个时代的世态炎凉。因此,李安的《色戒》是在原著的调子下进行的,如果真把结尾改成刺杀成功,王佳芝代上大红花去延安的话,大家去看《地道站》、《地道游击队》。。。。。。。就是了。再顺便表达一下我的立场吧,无论是丁默村或是胡兰成以及所有的汉奸,我都鄙视;所有的革命先烈,我都崇敬,别拿这个砸我。

好了,可以开始说说我眼里的《色戒》了,我觉得它是一部关于恐惧、信任、背叛、利用和感情的好电影。

易先生是汪伪情报机构的高级特务。作为汉奸,他是深知自己的命运的。因此,他多疑、谨慎、冷酷、残暴,每天都在杀人、又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被杀。他害怕黑暗,可对他而言,那里又会有光明的所在?早一天或是晚一天,他都会成为日本那艘沉船上的陪葬品。没有信仰、没有希望,那种巨大的恐惧压迫得他喘不上气来,因此,他需要依靠女人来释放他的压抑和内心的虚弱。

这时候,青春的、稚嫩的王佳芝出现了。刻意地挑斗;暧昧的眼神。于是有了第一场虐待的戏,她成了他的猎物,他的发泻对象,这个时候,她对于他而言,或许只是众多情人中的一个。

而她,王佳芝,原本不过是个青春懵懂的女学生罢了。第一次,因为对同校男生朦朦胧胧的感觉,就参加那个愚蠢的暗杀行动,并且失去了贞洁,看到她清晨站在窗前的镜头,真是让人叹息;第二次,便是为了逃避舅妈家的贫困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吧,她又一次走进了这个棋局,而一次,注定是一条不归路,所以那封给远方父亲的信根本没有寄出去的必要。

作为女学生的王佳芝,她的生活是单调枯糙、无爱的;而作为麦太太,她是生动丰富、有爱的。所以,她是真得入戏了。还记得影片开头,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的电影吧____希区柯克的《美人计》,只可惜,她这次爱上的是她要暗杀的对象。

她还是太稚嫩了,会在咖啡杯上留下口红印;会“死皮赖脸”地在牌桌上留下自己的电话,然而老奸巨滑的易先生识破了专业特工的美人计,却没有看穿她,原因是她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麦太太。从始至终,她都是糊涂的,而也正是她的糊涂迷惑了易。

“通向女人内心的道路是阴道”,那么通向男人内心的又是什么?没有人会只是这么浅薄。王佳芝在老吴面前的泪流满面地说出了那句“他更懂得假戏真作。。。。。。他在向我的心里钻,越来越深”。而他,第二场床戏,我们从他的忧郁的眼神中,从他的颤动的嘴角里,看到的是他的脆弱、无奈、委屈、孤独以及在她的身体里得到的安全感而对她的感激。

影片中有二场二人在车里的戏,第一次,他的手直接深向了她的二腿之间,而第二次,他握住了她的手。信任和感情,我相信是有的。而她从革命者那里得到过什么?老吴不在乎她的感受,也不在乎她的处境,给她的不过是利用和冷酷罢了。

最后一场戏,不要说她只是被那一枚六克拉的钻戒打动了芳心,不是所有女人都这么势利,更不要说,代价是她的命。当她戴上那枚钻戒的时候,她并没有放走易的打算,因为,他是汉奸。她准备退下那枚钻戒,她说:“我不想戴那么贵的东西在街上走。”而他说:“你跟我在一起”。这句话不是以汉奸的身份,而是以情人也就是人的口吻说的。我宁可相信,这才是她放走他的真正理由。

李安拍这部电影,拍得很累;看这部电影,看得也很累。

色戒观后感

《色戒》,听闻了很久,可也只是听闻而已,这几天才把它看了。

关于《色戒》,最热议的就是那些大尺度镜头,网上一搜,很多事关于这方面的评论。可对于片中占绝大比例的其他情节来说,很不公平啊。

不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严格来说,只有一个主角,只有女主角。这部电影,是王佳芝视角里的世界。与其说这是那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倒不如说是一个女子的故事。《色戒》,让我联想起另外一部小说——王安忆的《长恨歌》。王佳芝与王琦瑶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她俩的命运都与大时代的主流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

之前听说,戏剧性转折点出现在王佳芝看了一眼易先生送的白鸽蛋,故而想起杨青兰上课时讲的——“看张爱玲(小说),会发觉女人不可靠……”。看着看着影片到最后,我觉得不是。从一开始王佳芝加入话剧社,是因为邝裕民,但这也并非说她演出的时候没有那样热血的情感,参与暗杀易先生的行动,多半也是因为邝裕民、也有点热血吧,她的革命性没有邝裕民那么强。在整个故事里,王佳芝其实受了很多委屈,不过她内心还算很强大的。一开始,母亲去世了,父亲只带了弟弟过去英国,然后还再婚,不够旅途费让芝佳去英国,留在国内的房子被舅妈卖了,寄人篱下。所幸还能继续上学,如果不能上学,我想,王佳芝会很难受很难受,但上学,也不能给王佳芝一个清晰的明天的方向与期待,但至少,这还是一个可能找到明天的途径。王佳芝没有家,像一个孤儿,很孤独,很委屈,同时也很坚强。再次继续暗杀易先生任务的时候,有一次,她对易先生说:“给我一间公寓。”是不是觉得有点当下的意味?让易先生给她一间公寓,对于刺杀他能提供很大的便利。老吴在片中有说过“王佳芝虽然不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女特务,但她胜在她就只是‘麦太太’。”王佳芝在话剧社的那些人中,演技算是最好的吧,她表现得还挺淡定自若。一方面她原演技就挺好,另一方面,她多多少少也进入了角色。“给我一间公寓。”于她自己,有点想要个房子吧,要知道,她是个无家可归的人。尽管老吴答应她任务完成后送她去英国去她爸爸那里,但那里,会是她的家吗?而且在电影开始不久的时候,她同学就已经问过她怎么不去英国,虽然她回答得淡淡的,还挺客观大方的,但她心里真的一点感受也没有吗?感觉她也不是十分想过去英国,只不过,爸爸在那里。在电影里,易先生有两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一句是“穿着”,另一句是“戴着”。在将要刺杀易先生的那一段时间里,王佳芝很紧张,很不安,尤其是那个时刻越来越迫近的时候。王佳芝试图把戒指脱下来——易先生一旦死了,这事就结束了,留着个戒指让人感觉会被这件事牵绊下去,至少在心里。易先生对她说,“戴着”。“戴着这么贵重的戒指走上大街,我怕”。“和我在一起,怕什么”。真正令王佳芝心软放走易先生的,不是鸽子蛋,而是眼前这个即将要死的(并且致他于死地的很大程度上还是她)却对自己的死毫不知情毫无察觉的人竟然愿意让她戴着那么贵重的鸽子蛋,还妄图完全有能力保护她。这么一个触点,触动到王佳芝原本就紧张不安的心,致使她说了“快走”。王佳芝对易先生动了情,或者说,变心了。邝裕民曾对王佳芝说过,“我不会让你受到任何伤害”,而事实上,王佳芝受了伤害并委屈着。王佳芝对邝裕民说“当你年你可以的”的时候,还是喜欢这邝裕民的,只不过邝裕民对王佳芝的承诺就像空头支票,即使,这次任务顺利完成,他也不会一直守护着她。

若问片中有无讽刺哪个人,我想被讽刺那个是老吴。很冷静理智的特务,不过很容易看出这个是个丑角。王佳芝不认同他。

易先生还有句台词也很令人印象深刻——“别看鬼子杀人如麻,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害怕。”“这声音(歌)就好像哭一样……”其实他的内心,也是极度恐惧的状态。

片末,易先生眼中有泪光,也有恐惧,他对王佳芝是有感情的,同时也因为这样、又出了事,他更加恐惧了。

这部电影,感觉很饱满,有血有肉,不像一般这种背景的电影那样,那种电影像是铜版画。我想,这是这部电影获奖的原因吧,再怎么宏大的历史,总归是由人组成

色戒观后感

《色戒》这部影片很优秀,也对我的口味:没有废话。《色戒》虽然是特工的背景,却不是特工片,而是描写女人情感的感情片。

《色戒》,短短的篇幅就写了三个故事。尤其难得的是,这三个故事,尤其是后两个,又是互相穿插,混为一体。这三个故事是:二女争邝,对邝和如此爱国的失望,对易动情。

二女争邝中,以王佳芝出演话剧成功,在公共汽车上,邝主动走过去坐在王佳芝旁边结束。写和演都比较隐晦,不认真看是看不出的。在这一阶段,王佳芝几乎每次见到邝,都会幸福的笑。同时,王佳芝感受了爱国。

王佳芝等本来以为,只要约易出来看电影或带回家,就可以在电影院、家刺杀易。但易警惕性很高,这样再约会下去,就是王佳芝做易的情妇了。王没了主意。于是——

王佳芝对邝和如此爱国的几个失望故事。第一失望故事:邝同意王坐易的情妇,并商定,王佳芝的性经验由一个经常嫖妓的同学教授,而不是从自己身上取得。而从王佳芝的眼神中,倒希望自己的初夜交给邝。而邝为了“爱国”,能更好完成任务,竟如此.....。王佳芝表情失望,有些痛苦。但在爱国和出卖色相的抉择中,无能为力。这就考汤唯的演技了。

其中的值得一提的有:1、易突然离去,刺杀行动无果,缓和剧情2、易在门口纠缠,展示了易汉奸的警惕性和好色写的妙3、打牌中,王佳芝巧妙的给电话4、对话:易,你人聪明但的牌技很差王,是呀,就只赢过你。寥寥数笔,展示了“奸情”。妙!这些不细看是看不出的。

第二失望故事:在上海,基本上脱离组织的王佳芝,被组织找到,叫其为国家,继续特务,色诱刺杀易。(这个不是可有可无,说明了王佳芝并不是坚决的革命者,为下文埋下伏笔)。

但王佳芝却惊知易为性虐待者。这大大加重王佳芝色诱的压力,使剧情突然走到又一个高潮。也使得《色戒》的床戏变得重要,并不是可有可无起来,即有艺术感染力。试想,一个弱女子,受爱慕的人和爱国人士的鼓励,走上特务的路子,却想不到“爱国”是如此艰难:色诱汉奸已经不易,偏偏那汉奸又是个性虐待狂。王说,为了完成任务,不仅要和不喜欢的人做爱,还要却要像奴隶一般让他进入她的身体,想着“忠诚”,配合对方,让对方从性虐待中得到满足,而每一次都让她痛苦的流血流泪、精神崩溃。作为篇幅小的电影,床戏就起到“表达爱国艰难”的效果。否则,演汉奸的梁朝伟尽管老些,但仍不失是很靓仔,如没有性虐待的床戏,就表达不出这色诱的艰难。可能观众还会想:色诱这个靓仔,值得呀,不吃亏呀。

于是王佳芝找到邝,要求其赶快行动,刺杀易,带她离开这个伤心地。邝说,要听上级指示,并表示,不会让她受到伤害的。但这话更伤了她的心。

第三次失望故事:邝和王都知道了,其实有机会刺杀易的,但却不实施,于是一起找到了领导。领导说,因为想从易中得到更多情报,易还有利用价值,所以不能刺杀易,反而叫王佳芝继续色诱易。王佳芝痛骂领导。末了,无助的眼神,望着邝,盼得其支持。邝无可奈何的望着她,最终走了。剩下无助的王,那眼神似乎说明了王佳芝似乎对邝和如此爱国,彻底失望了。

汤唯就是要在:爱国和要自己出卖色相、邝是否还值得深深爱慕、对任务和性虐待是坚持还是放弃、对一个汉奸的示爱是否值得感动,这一个又一个抉择中表演出彷徨、犹豫、无助、坚定等。好像能演这个角色的演员真的不多,就我所知,也许杨紫琼行吧,但她又老了点。

而对汉奸易的感动又是另一个故事。对易的动情不像其他爱情故事那样美好,那是在王佳芝在“爱国”人士中得不到应有关怀,仅仅把她当作一个工具的情况下,突然得到易的极端重视,由心感动的:易给了她一个很大很大的钻石,那个钻石是开始和易太太打牌时,易太太叫易先生买给她,而易先生表示不买给她的钻石。而那钻石,其实易先生已买下,就是不给他老婆,而给了她。王佳芝听着易真诚的话、望着易真诚的眼神,做为女人,一感动,就透露了要刺杀易的消息。救了易,却送了自己性命。好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而王对易的动情又穿插于第二个故事中。王是对邝和如此爱国的失望的同时,不经意中动情的:第一次幽会,王佳芝用手指抹出了一个指痕;第二次幽会,王佳芝对邝说,房子中有花香,茉莉花香等,但枕头很多灰尘。这个细节剧情也没有明说,但观众却很容易知道:易也许很好色,也养过女人,但已经不养女人很久了,而第二次幽会,易竟会细心的喷了花香。是真的渐渐对王有意思了。

而易对王佳芝的动情,也表现在床戏中性虐待程度的减轻,最后一次竟允许王佳芝骑在他身上。还有在一次约会中,王等了2小时,于是下一次,易也惩罚自己,自己等待了王。

整个影片的背景处理也很好

......

总之,《色戒》值得回味的地方太多了。

色戒观后感

大半年来,李安执导的《色戒》一直是媒体的焦点,汤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杭州姑娘成为了,成为继章子怡之后的“安女郎”,也成为了国际巨星。

一直觉得张爱玲笔下的故事曲折离奇,感情基调“压抑”,情节“畸形”。《色戒》整部电影的颜色是“灰暗”,只是王佳芝偶尔抬头时露出鲜艳欲滴的红唇,合体的蓝色旗袍以及手指上璀璨夺目的粉戒。

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王佳芝(汤唯饰),岭南大学大一新生,18,19岁,出生于广东富商家庭,早年丧母。日本侵华战争,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大片国土沦丧,岭南大学不得不迁往香港。佳芝与同学来到香港其中也包括爱恋许久的邝裕民,也是将佳芝推向深渊的第二个男人。来到香港以后,王佳芝参加了邝裕民组织的爱国话剧社,再我看来她不是完全爱国,大都来自苦闷和压抑。此时的苦闷来自,只带着弟弟去英国的父亲又要结婚了,这是将佳芝推向深渊的第一个男人。佳芝默默的接受了这一切,甚至还寄了祝福信。在这种没有希望的未来的情况下,她接受了刺杀特务头子易先生的任务,于是她摇身一变成为香港的“麦太太”来勾引易先生(梁朝伟饰),为了成功勾引易先生,佳芝要假戏真作,而她的初夜不是爱恋许久的邝裕民,是一爱逛妓院的同学。可怜的佳芝的初夜像妓女一样被玩弄。而第二天得到了易先生离开香港的消息,佳芝失踪了。三年后,佳芝在上海遇到了邝裕民,此时上海的舅妈收留她,条件是卖掉父亲为她留下的房子。佳芝的心寒了,于是再次加入行动,他们得到了重庆方面的支持,计划周密,配合默契,但是佳芝爱上了易先生,色冲破戒,最后关头救了易先生。易先生戒冲破色,将佳芝处死。

老实说《色戒》一些镜头我没有看懂,与好友讨论过,易先生是个性变态,伤害佳芝,为何佳芝会真心爱上他,好友解释,真是由于她长期压抑自己,苦闷无法发泄,而易先生打她时,她才得到释放。易先生,汪伪政府要员,他深知这个政权常不了,即将倒台。但是他只不过是个棋子,任人摆布,即使他死了,会有人代替他。他曾说过“我不相信任何人,这个世界就是欺骗与被欺骗的关系。因此,他有性虐待的癖好,他只有在虐待佳芝,从她哭喊声中才感到自己活着。

佳芝呢,生活如死水,无论刺杀成功与否,她都要死于非命,从重庆方面的人烧掉佳芝的信就看出来,成功了,重庆也要灭了她的口。于是李安导演安排了这个书里没有的桥段:在日本会所,佳芝为易先生演唱《天涯歌女》,易先生哭了,眼前的女人,我是爱着她的,她也爱着我。

佳芝枪决后,易先生回到生前寄宿他家的那个房间,回忆佳芝生前种.种,帷幕缓缓落下,只有按出那枚鸽子蛋似的粉钻璀璨发着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曾何必曾相识”。

色戒观后感

一天内看了两个电影,同名,《色戒》。一个是李安导演、梁朝伟、汤唯主演的,讲几个爱国学生为了刺杀一个汉奸而实施美人计,但美人最终真的陷于汉奸的感情而功亏一篑,爱国学生全部被杀。这部影片爱情用贯穿了整个电影,影响了女主人公最后一刻的选择。

对于爱情,在这个电影所展现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人物事件中,爱情已经不具备众人所熟知的面目,它不是温馨的、呵护的,在这样一个紧张暗藏杀机情欲纠缠的电影中,它是以一种比较畸形的形态展现出来的,是被扭曲了的,因此被许多人怀疑,甚至认为那不是爱,而只是背叛或占有。

事实上,就如同我在主评中所探讨过的人物性格,男主人公是一个情感极度压抑、内心被长期的阴暗恐怖生存环境折磨得变形的人物,因此他的感情是游走在一种信任与不信任之间,包含着痛苦、宣泄的流露。

影片第一场交谈,谈看电影、谈论细节,试探女主人公的那几句话都极为清晰的表现了他是个戒心十足的男人,每次出入自己家门都以闪电般的速度,最后为了逃生更是以一个几乎可笑的子弹般的速度射进车厢的,这都可以看出他畏惧死亡,极度不信任周围的人。然而就算戒备如此之强,他还是肯打破常规亲自走出车厢护送王佳芝到她家门口,甚至犹豫要不要进去,可以说这个行动已经体现出他情感的一角,在信任与不信任的游走中最后是信任占据了上风。

而接下来,下雨时他主动留在家中,用心记下王佳芝的电话号码,几次幽会强烈的肢体动作表达,在车厢内以及和式屋中彻下心防的那种内心独白,隐讳的眼神交流……都可以看出这种被扭曲了的非正常的情感表露。结尾的那颗钻石戒指可以说就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不爱这个女人如何能做出一系列的改变,如何肯为她把压抑在内心中丑陋痛苦的一面展现出来?对于特务头子来说,他应当最明白喜怒形于色、情感的外露会使敌人抓住自己的弱点,但影片从最初的戒备森严到买钻戒时丝毫不设防,甚至需要女主人公的再一次提醒才能意识到已然步入圈套,这都充分表示了男主人公在这场情感交锋中是有所沦陷的。

影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不是一种正常环境下发生的正常表达的爱,而是被时代、身份背景所扭曲压迫的爱,它是一种畸形的表露,犹如带有暴力宣泄的性爱。有的观众会反感那几场激情戏中的暴力情节,非要暴力不可吗?有的人会产生疑问,我认为这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吸引人眼球而设计的,“暴虐”是男主人公压抑的心灵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他生活在肮脏的血海中,生活在背叛与不信任中,因此暴力是他特有的表现形式,是与他阴暗的性格相适应的,集中体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类似《罗马》中幼年期就备受母亲和情夫讥讽折磨的屋大维,长大后必须要用残暴的性交形式来宣泄性格中不正常的一部分。

虽然是带有暴力折磨的爱,是扭曲的爱,但依然算是属于爱的成分。在结尾观众会感到疑惑,面对王佳芝的通风报信,易先生逃跑后却转身逮捕杀害了她,那么这还能算爱吗?我认为在那种环境是非人的感情所能左右的,当影片结尾真相大白,男女主人公的身份由情人瞬时归位为敌我双方清澈分明的对立,是你死我活,那么特务头子也就不得不执行他的工作使命,签署处死令。但小说中一段易先生的独白很好地说明了特务头子的内心所想:“她是真爱我的,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这看来极为自私残酷,却又是不得已,不杀王佳芝,爱国学生也就不能杀,不杀革命分子就不是特务头子,不杀掉要杀自己的人那就是自杀,因此他只能忍痛杀自己所爱的人,但还要来上那么一段缅怀,虽然女主人公死了,但特务头子让她永远活在自己的心中,这并非虚情假意的告慰,而是这一对恋人所能选择的唯一方式,恰恰是真实的情感流露。

而对于女主人公,在她完成了拯救敌人也是自己所爱的人后,影片步入尾声,她徜徉在大街上,漫无目的,最后坐上一辆车,看着车头飞快旋转的风车,音乐轻快自然,种.种都暗示了她此刻解放的心,她已经获得自由,没有后悔的情绪表露,因此我相信她的选择完全是忠于自己的心的。而她也知道这种选择后是什么,是自己的死亡,是同伴们的死亡,但付出如此代价,心情竟是如此畅快的,那么也就是无怨无悔,难道不是真爱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吗?

虽然男女主人公的爱是不能经得起生死考验的,但在电影中却得到双方的共识认同,影片中的爱不是正常的表示,也不是众多电影中被极度神圣宣扬、美化的无私奉献的爱,而是再现实不过的爱,特务头子没有为爱而反过来拯救王佳芝,但却又合情合理,因为那是谁也无法拯救谁,王佳芝因为天真美好而舍身奉献,特务头子因为世故冷血而保全了自我,但在他们之间,爱并没有因彼此的选择而被抹煞,王佳芝不会因拯救敌人而后悔,特务头子又会在结尾深深的缅怀自己的情人,所以我看到,尽管它与我们一般理解的爱相去甚远,但却绝对是一种可称得上爱的强烈情感,是为影片男女主人公双方都认同的。

在我们看来这种压抑痛苦的爱并不美好,但对比当时的环境却又不得不承认它是唯一美好的,当王佳芝在美人计行动中受到情感和道义的折磨,摇摆不定,身心俱首创伤的时候,她痛苦的表示:“他要钻进我的身体,钻进我的心中……”这是痛苦已达顶点的求救,但作为革命同盟阵线的同志们却不能理解,尤其是组织暗杀的王先生甚至是喝斥她的内心独白,这就使女主人公彻底明白恰恰是在自己的同袍中无法得到救赎,这也使得她放弃了希望,既然身后已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那么她不如飞蛾扑火,拯救她认为唯一值得她留恋的敌人。

相关文章

道德缺失现象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道德缺失是指个体或群体在道德观念上的缺失或失范,表现为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道德等方面的缺失。道德缺失现象在社会中十...

名人名言 2024-04-07 阅读1 评论0

向往自由的意义及如何实现自由生活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自由意味着没有束缚,没有限制,没有压迫。自由的生活,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向往。那么,自由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实...

名人名言 2024-04-07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