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昌龄其五原文和注释
《从军行七首其五》原文和注释如下:
原文: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唐代】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1、辕门:军营营门。2、洮河:水名。黄河上游支流,在今甘肃西南。3、吐谷浑:西域古国名。唐初时常侵扰边境,为李靖所平。此处泛指敌人的首领。
译文:大漠中狂风怒吼,尘沙顿起,天色黯淡。一支队伍半卷着红旗出了营门,向敌营进军。此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北的夜战中生擒敌首,取得大胜。
创作背景
本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五首。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以上内容参考古诗文网-《从军行七首·其五》
从军行王昌龄翻译 全文赏析
1、从军行王昌龄翻译如下: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全文赏析如下: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 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 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王昌龄翻译
《从军行》王昌龄翻译如下: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歌主要描写了边塞的艰苦环境,表现了戍边将士誓死杀敌的顽强决心。诗歌的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概括地描写了边境的景象:从青海上空的长云,到杳无人迹的雪山,再写到孤城,最后的着眼点落到玉门关。这是整个大西北的一个宏观勾勒,在写景的同时暗示了戍边将士的孤独和艰苦。
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对激烈的战争的描写。“百战”磨穿了“金甲”,可见战事之惨烈。然而将士的意志依旧坚强,“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的誓言。这样,前三句写景,后一句侧重抒情,把典型的环境描写和热情的抒情结合在一起,鲜明地刻画了将士们驻守边关,坚信能打败顽敌的雄心壮志。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
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从军行古诗全部解释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是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古诗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
从军行唐王昌龄的意思
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从军行》的意思如下: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
原文:
《从军行》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赏析
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此诗虽写愁绪,但融景于情,境界壮阔。在诗人笔下,百尺高楼、迢迢海风、万里关山,无不尽染愁绪,充分体现了主人公悲塞天地的巨大张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此诗构思新颖,多次转折,前三句与结句是一大转折,其中“换新声”与“旧别情”为一小转折,“总是”二字状愁绪的强烈,亦颇传神。这不仅使诗歌奇想层出,亦表现出诗人“绪密而思清”的艺术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从军行》古诗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皑皑雪山顿时变暗,战士在塞外孤城上还想望着遥远的玉门关。
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他们虽然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但不打败敌人是决不回乡的。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诗的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诗的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这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得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这首诗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全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浑⒃。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词句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独上:一作“独坐”。海风:从边地沙漠瀚海吹来当风。
⑶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金闺:对女子闺阁当美称,借指家庭。
⑸新声:新制的乐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榆叶:榆树叶。嫩者可食,亦可入药。疏黄:指叶子稀疏枯黄。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请回军:上表请求撤军。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掩埋阵亡将士的遗骨。掩,埋。
⑾龙荒:荒原。后泛指荒漠之地或处于荒漠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龙,指匈奴祭天处龙城。荒,谓荒服。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yù)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这里泛指来犯之敌。
⒄胡瓶:唐代西域、吐蕃等地制作的一种金属瓶子,似为工艺品,亦可作贮水器。落:指缠络于肩膊。紫薄汗:紫色蕃马
⒅明敕: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此指接到皇帝的命令。星驰:像流星一般飞驰.,形客速度很快。封宝剑:指帝王将宝剑赐给有功的边将,即“尚方宝剑”。
⒆山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依:倚靠。远戍:远方边防驻军的营垒。火:边防报警的烽火。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