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咏风》的内容是什么?用拼音怎么写?
《咏风》——唐·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咏风》拼音:
sù sù liáng fēng shēng ,jiā wǒ lín hè qīng 。
qū yān xún jiàn hù ,juàn wù chū shān yíng 。
qù lái gù wú jì ,dòng xī rú yǒu qíng 。
rì luò shān shuǐ jìng ,wéi jun1 qǐ sōng shēng 。
《咏风》释义: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上涧旁的人家房屋。 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
咏风虞世南译文
《咏风》是唐代虞世南的作品。
译文:
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
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原文: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鉴赏:
唐太宗的第四子李泰,封为魏王。他作了一首咏风的诗,请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应制诗,所以题作“应魏王教”。
全诗句句写风而不见“风”字,均借助外在事物表现风,使之具体形象,生动自然。
“剪”字巧用比喻,把风喻为剪刀,象剪刀一样扫落秋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风之迅疾。“催”字为“催促”之意,运用拟人手法,风促花开,暗示春风使万物生长,促发生机。
咏风唐虞世南
《咏风》是唐代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文: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翻译:
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鉴赏:
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李泰徙封魏王,他作了一首咏风的诗,请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所以题作“应魏王教”。
虞世南的《咏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全文通过描写“舞”、“歌”、“枝”、“花”在风吹动下各种的动态,就像可以使人看见风、听到风、闻到风。
因为是被突然要求作诗的制,情感一般也不由心境发出,除非正好触动心弦。又多为酒肉之宴,颂扬之歌,因而难以看出诗人独特性情。
咏风虞世南带拼音
唐·虞世南《咏风》
táng·yú shì nán《yǒng fēng》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zhú wǔpiāo qīng xiù,chuán gē gòng rào liáng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dòng zhī shēng luàn yǐng,chuī huā sòng yuǎn xiāng。
译文: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扩展资料
太宗的第四子李泰,封为魏王,他作了一首咏风的诗,请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咏风虞题作“应魏王教”。即《咏风》。
风本无形,诗人通过“舞”、“歌”、“枝”、“花”在风吹动下各种动态的描写,使人看见、听到、闻到,生动形象。应制之作,情感常不由境发,除非正好触动心弦。又多为酒肉之宴,颂扬之歌,因而难以看出诗人独特性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