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是什么意思?
【解释】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双亲。他是个~的孩子。
【拼音】[ xiào shùn ]
【反义词】不肖、忤逆
【出处】《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扩展资料:
【近义词】孝敬
【拼音】[ xiào jìng ]
【解释】孝顺尊敬(长辈):~公婆。把物品献给尊长,表示敬意:他带了些南边的土产来~老奶奶。
【近义词】贡献、孝顺
【反义词】不孝、忤逆、虐待
【出处】 《诗大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什么是孝顺?
做到孝养父母,比较容易,难得是对父母保持恭敬的态度。对父母保持恭敬,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如果对父母不恭敬,何谈顺从父母的意志?但很多人都误认为尽孝道就是供养父母,只要每个月按时给父母打钱,供养父母衣食住行,让父母生活无忧,就算尽了孝道了。
其实不然,这还远远不够。一个人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内心的感受,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如果心情不好,纵然有再丰富的物质,人过得也不会幸福。古代住在皇宫里的人最享受,物质最丰富,难道他们都很幸福吗?我看未必,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不如一个贫苦老百姓过得幸福。
对待父母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要让她心里舒服,心情愉悦,没有忧虑,没有烦恼,而物质方面,却是其次的,只要心情好,吃什么都香,心情不好,山珍海味也咽不下去。平常我们家里养只小狗小猫,也会尽心去喂养,甚至有的比一般人吃的都好。如果把供养父母衣食当成尽孝,那父母和这些小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孝顺
孝顺是汉语词语,读作xiào shùn,出自《国语·楚语上》,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现多指孝敬的口语。
孝顺现在应该理解为,孝敬父母长辈,顺应天理善意。让孝道一代一代的顺下去。
孝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孝顺,汉语词语,拼音是xiào shùn,意思是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
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现多指孝敬的口语。孝顺现在应该理解为,孝敬父母长辈,让孝道一代一代的顺下去。出自《国语·楚语上》。
孝顺社会意义: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 《论语·学而》。即一个人如果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
由于我们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正所谓:“孝者,所以事君也”。
小孝是敬、顺父母,父母给你建立一种生活方式你若不听从即为不孝;大孝则是忠于主子,对于主子个人意志制定的方针政策及政治体制你若有所叛逆即为“不忠”,对统治者的“不忠”是灭门大罪,株连九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都是不孝。
更何况你自己人头落地,且父母兄弟妻儿子女都要共赴黄泉,此最大不孝也,所以说“孝”的范围比忠大,不仅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对君父的忠,可见“忠”、“孝”是统一并不矛盾的,为君父利益服务是其共同点。“孝”就是这样完成了从人伦感情出发达到其钳制人民思想和行为的政治目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从保持自己身体完整开始到当官光宗耀祖结束。
中国历来是一个宗族势力强大的宗法专制社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政治统治,中国的统治者选择了“孝”来作为其主流价值观,所以而历代君王施政都提倡“以孝治天下”。
春秋战国儒家便提倡实行“仁政”,主张“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汉代的“察举制”便注重“孝廉”一科,其后的“九品中正制”也有“孝廉”要求,“忠孝”与“孝廉”作为中国政治范畴的重要内涵一直发展传承着。
从我们尚在襁褓到咿呀学语再到长大成人,是父母用他们的爱将我们抚养成人,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所拥有的现在。父母,付出了他们的时间精力他们的一切,乌鸦尚知反哺
我们可以给父母买套房,或者给老家重新装修来尽孝心,让他们安享晚年,买房或者精装修老房子
孝心最不能等,因为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可是孝道会成为家风代代相传。